第126章 在實心鑄件上鑽炮膛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在實心鑄件上鑽炮膛,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確保炮膛的位置精度。
當型芯放置好後,就可以進行澆注。
鐵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砂型與型芯之間的空隙,圍繞型芯填充,
冷卻凝固後,去除砂型和型芯,就能得到帶有炮膛的火炮鑄件。
在古代鑄造火炮時,會將熔化的青銅或鐵水倒入已經裝配好型芯的砂型中,
待其凝固後,敲碎外層砂型,取出型芯,得到炮身,
炮膛就是由型芯預留出來的空間形成的。
在這種方法中,型芯是可以重複利用的。
但這也只是文字描述,李國助並沒有親眼見過,包括相關的影片也沒看到過。
所以李國助很想翁翊皇能給他演示一下砂型型芯的製造和固定過程。
這其實也怪他自己,要是他足夠關注翁翊皇的實驗程序的話,就不會錯過這幾個鑄炮模具的製作過程。
現在再想讓翁翊皇專門給他演示,可就沒那麼好開口了。
除了砂型型芯的製作和固定工藝,李國助對鐵模的製造技術也很感興趣,儘管他知道這種技術用於鑄炮並不oK。
不過鐵模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等裡面的鑄件冷卻以後,他可以來參觀一下脫模過程,
至少可以瞭解到鐵模是如何組裝和固定型芯的。
總之,對於砂型鑄炮的疑問,他現在還不便開口詢問翁翊皇。
畢竟火炮的澆鑄現在還沒有完成,翁翊皇需要聚精會神地關注冒口的鐵水狀態。
冒口是鑄型中用於儲存多餘鐵水的部分,其作用是在鑄件凝固過程中提供補縮。
當冒口被鐵水完全充滿,並且有鐵水開始從冒口頂部溢位時,說明型腔已經填滿,
並且有足夠的鐵水用於補償鑄件凝固時的收縮,此時應立即停止澆鑄。
如果在這個時候走神,鐵水就會大量溢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出現安全事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