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送貢之東庫爾喀叛入熊島事件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送貢之東庫爾喀叛入熊島事件,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誒,你們看,那邊有個人騎馬過來了!”
就在叫好聲剛剛衰落下去時,一個清脆的女聲突然響起。
李國助循聲一看,卻是趙貞雅。
她正跟他站在同一個炮門前,只是在炮門的另一邊。
在大炮的炮口沒有向後拉出炮門時,要塞裡的人可以從炮門的兩邊觀察外面的情況。
中秋燈會那天,趙貞雅也表現出了對李俊臣的好感。
如今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李俊臣和虞明珠身上時,
她反而有心思去看那支野人馬隊的動向,難道是因為心裡不好受?
不過當下弄清楚這支馬隊的意圖才是最重要的。
李國助雖然在意趙貞雅的感受,但也分得清輕重緩急。
眼見稜堡朝向南邊的胸牆上,那一排大炮的炮門兩邊很快都趴滿了人。
他也連忙轉身,趴到炮門旁觀望,果見有個人騎著馬,朝要塞這邊奔來。
城外那人一轉眼就到了城下,估計也就是半分鐘左右的光景。
可見這人的騎術和胯下的馬都不簡單。
這人勒住馬後,就開始朝城上喊話,可惜李國助一句都聽不懂。
而且他覺得那人說的也不像朝鮮話。
他雖然沒學過朝鮮話,但前世多少也看過幾部韓劇,起碼能判斷出別人說的是不是韓語。
但也不能排除,古代朝鮮話,與現代韓語存在較多區別的可能。
於是他轉頭問趙貞雅道:“他說的是朝鮮話嗎?”
“不是。”
趙貞雅搖了搖頭,又轉臉面對射擊孔說道,
“我用朝鮮話問問他,看他能不能聽懂。”
說著,他就對著射擊孔,朝外喊起了朝鮮話。
李國助聽的連連點頭,不僅是因為她的聲音很悅耳,
也是因為她說的話,正是韓語那個味兒。
趙貞雅說完後,等了片刻,下面突然又喊話了。
這次李國助一下就聽出那人說的是朝鮮話,只是聽不懂什麼意思。
於是等那人說完後,他又問趙貞雅:
“他說了些什麼?”
“果然不出我所料。”趙貞雅笑道,“他們是骨看兀狄哈部的人,想跟咱們做買賣。”
“這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
李國助嘀咕了一句,又對趙貞雅說道,
“你問問他叫什麼名字,手裡有什麼貨物?”
趙貞雅點點頭,又朝外面喊話,把李國助的問題翻譯成了朝鮮語。
她說完後,下面立即又喊話上來。
等外面停下來以後,趙貞雅便對李國助道:
“他叫加哈禪,手裡有海豹皮、海獺皮、幹海參、人參、東珠等名貴特產。”
“加哈禪!”
李國助不禁吃驚地叫了聲這個名字。
“怎麼了?”趙貞雅奇怪看著李國助。
“哦,沒什麼……”
李國助笑了笑,沉吟片刻,說道,
“你問問他們的部落首領是誰,有沒有在商隊裡。”
他之所如此吃驚,是因為加哈禪是骨看兀狄哈部的一任首領。
但不大可能是現任首領。
李國助前世研究明末歷史時,曾在一些資料上看到過他的事蹟,
史料上稱之為“送貢之東庫爾喀叛入熊島事件”。
“庫爾喀”是清代史料中對骨看兀狄哈部的稱呼。
此外,清代史料中對他們還有“庫雅喇”之稱。
庫爾喀是一個比較廣義的稱呼,指的是整個南海邊地的東海女真,
也就是南起圖們江口,北到黑龍江口的沿海地區的東海女真部落。
庫雅喇則比較狹義,專指分佈在圖們江下游為中心,
北至綏芬河口,南抵朝鮮咸鏡道鏡城附近的沿海一帶的庫爾喀人。
這個加哈禪就是庫雅喇部的一任首領。
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為了迅速擴大軍事與經濟實力,向周邊各族大肆掠奪人力資源。
其中向南海邊地庫爾喀地區至少發動了七次戰爭,
被強行內遷的庫爾喀人,有數字可統計的就在人以上。
綏芬路人歸附建州較早,路長圖楞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為毗陵之雅蘭路庫爾喀人俘虜。
這個雅蘭路,就是之前康國泰口中的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