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萬兩白銀大約重3.7噸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萬兩白銀大約重3.7噸,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克重的鉛彈的話,總重也得17噸。”
“3千桶火藥,如果都是20升的中型火藥桶的話,總重就得100多噸。”
“2000套棉衣,每套按1千克算的話,也得2噸重。”
“10萬兩白銀大約重3.7噸。”
“這些倒是用不著一艘大鴨屁股專門運載,那兩艘武裝大鴨屁股隨便哪艘都能運。”
“這麼大的船,少說也得100多個船員,7艘正好能帶來700個弟兄。”
他說了這麼多,周圍的人是一個也沒聽懂,
都以為他說的“噸”、“克”、“千克”等度量單位是歐洲人用的。
但其實就算是三浦按針和考克斯在場,也未必能聽懂他說的。
因為他說的都是公制單位,而公制單位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才開始出現的。
也就是這兩人不在場,李國助才敢這麼說,否則他倆肯定會質疑。
首先在當時,英國是有噸這個概念的。
英噸也叫長噸,1長噸等於2240磅,約等於1.016公噸。
二者似乎差別不大,但這個“磅”是現代的標準磅。
而17世紀的“磅”與現代“磅”還是有差距的。
即使是在當時的英國國內,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地之間都有細微差別。
至於“克”則是在公制體系中被定義的質量單位。
1790 年,法國國民議會責成法國科學院制定新的度量衡制度。
科學家們決定以地球為基礎來定義長度單位。
他們透過測量從北極點到赤道的子午線長度,取其千萬分之一作為基本長度單位,
便是現在國際通用的“米”。
對於質量單位,他們以1立方分米的水在4°c時的質量為 1千克。
1立方分米的水,就是1升水。
在4°c時,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1799 年,根據這些定義製成了米原器和千克原器,作為標準存放在法國。
這些原器成為公制單位最初的實物基準。
隨後,基於米和千克,科學家們又推匯出了其他單位,
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公制單位體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