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們釜山和羅津的青樓都要去
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我們釜山和羅津的青樓都要去,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本平戶離朝鮮釜山只有兩百多公里。
四百年後從平戶乘船到釜山只需航行4個小時。
那時郵輪的平均航速是20節。
斯庫納帆船的平均航速可以達到10節。
鳥船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9節。
於是當天下午,仁王號便到了朝鮮釜山。
鵬發號和鴻鵠號則是傍晚才到達。
碼頭頗為熱鬧,停泊了不少船隻。
然而西式海船卻只有仁王號一艘。
以至於船一靠岸,就遭到了圍觀,甚至還驚動了官兵。
直至看到船上的人都是明人,再加上顏思齊的疏通,官兵才散去了。
在那個年代,歐洲商船輕易是不敢去朝鮮的。
曾有葡萄牙黑船因風暴擱淺在朝鮮海岸,就遭到了李朝軍隊的大規模進攻。
也曾有荷蘭商船因風暴擱淺在朝鮮海岸,就連人帶船都遭到了朝鮮當局的扣押。
但這卻並非歐洲商船不去朝鮮的主要原因。
17世紀初期,新興的英荷兩國與掌握了東亞貿易先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及東亞本土的中國、日本、東南亞海商展開了對東亞海權的激烈爭奪。
朝鮮卻偏偏被排除在這場爭奪戰之外。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它太窮了。
朝鮮的商品經濟十分落後,壬辰戰爭以前還在以物易物,幾乎沒有貨幣的概念。
直到壬辰戰爭期間,才在援朝明軍的影響下開始使用白銀交易。
雖然是第一次來朝鮮貿易,但憑藉李旦的能力,他們並不需要費力尋找供銷渠道。
拿著介紹信,顏思齊很快就賣出了船上的一批貨物,並收購了一些朝鮮的特產。
看看天色將晚,紅日西沉,顏思齊便對船上的人吩咐道:
“咱們今晚就在此過夜,明天一早出發北上。”
“剩下的時間大家自由活動。”
楊天生笑著吆喝道:“兄弟們,誰跟哥逛窯子去啊?”
“我去!”
“我去!”
“我也去!”
……
船上的人紛紛附和起來,就連旁邊兩條鳥船上的人也跟著吆喝起來。
“唉唉唉!我說你們都是色中餓鬼嗎?忘了小少爺說過什麼了嗎?”
陳衷紀突然一臉嘲諷地開口說道。
“嗨,誰還管那個啊。”
楊天生不以為然地揮了揮手,
“能當窯姐的,哪個還能沒點姿色呢?”
“就是!”
“就是!”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們釜山和羅津的青樓都要去!”
……
三條船上的人又紛紛附和起來。
“各位大哥,各位大哥!”
李國助突然舉起雙手,搖晃著吸引大家的注意,
“都說了是自由活動,哥哥們想做什麼,就儘管做去。”
“但是有件事請哥哥們務必幫小弟做了。”
“什麼事,小少爺只管說就是了。”楊天生拍胸脯道,“哥哥我一定幫你做到!”
“請哥哥們都幫著打探一下女真人的近況。”
李國助奶聲奶氣地奮力說著,生怕三條船上會有人聽不到,
“畢竟咱們這次還要經過女真人的地盤,也要跟他們做生意。”
“我還當是什麼事呢。”
楊天生輕笑一聲,擺擺手道,
“沒問題,哥哥我一定幫你打探清楚。”
“小少爺放心,我們一定幫你打探。”
三條船上的人紛紛拍胸脯保證。
……
很快三條船上的人便走的所剩無幾了。
仁王號上就只剩下了顏思齊和李國助。
顏思齊白天談生意的時候,李國助就跟著他逛過釜山港了。
儘管透過碼頭眾多的船隻,可以窺見釜山港的繁華之一斑。
但與大明和日本的港口相比,這裡卻差的很遠。
所以他只逛了兩條街,便已是興趣缺缺。
至於青樓,他那四百年後的靈魂肯定是有興趣的。
只可惜這具幼小的身體卻實在是讓他力不從心。
“顏叔,你怎麼不跟他們去青樓?”
顏思齊與李旦平輩論交,所以李國助叫他叔,而不是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