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老爺對我們的支援力度,真是太大了,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眼魔的秋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銀4萬兩左右了。

3萬擔糧食多半是李旦在日本買的。

不過李國助這個小少爺沒事是不會關注糧價的。

尤其他近幾年還一直在忙著學醫術、造船、導航等知識。

就算是為這次出海籌備物資時,他也沒怎麼操過心,

自有顏思齊這些經驗豐富的人張羅。

路過朝鮮的羅津港時,他們雖然補充過糧食。

但朝鮮這個菜逼居然直到17世紀上半葉都還沒有成熟的貨幣體系。

當時作為實物貨幣流通的,主要是米和正布。

所以李國助也沒能直觀地瞭解朝鮮今年的米價。

還好他前世研究過明末的物價,依稀記得萬曆年間的米價基本維持在每擔八錢銀子左右。

日本如今也還算社會安定,米價跟大明應該也差不多,於是他就以此為依據估算了。

那麼3萬擔米的總價就是白銀兩左右。

船、炮、大衣、糧食這四樣,總價就已經達到白銀兩了。

剩下的炮彈、火銃、鉛彈、火藥價值即使不用算,李國助都知道不會太高。

但他還是堅持要估算出一個大概的價格。

明朝對炮彈、鉛彈、火藥的價格記載非常稀少。

也幸虧李國助前世對這方面頗感興趣,還真讓他從網上找到了屈指可數的幾條文獻。

或許是因為花費的精力太多,所以記憶非常深刻。

崇禎年間,任廣州府推官的顏俊彥,在其3年任內寫了一本《盟水齋存牘》。

其中有“火藥一萬一千斤,約銀五百兩有奇”之語。

明代一斤約 596.8 克,五百兩有奇意思是500多兩,那就按500兩算,

則崇禎年間的火藥價格約為每噸白銀76兩。

現在還是萬曆年間,但也應該差不多。

17世紀的火藥桶並沒有固定標準。

但李國助知道,1613年12月,松浦鎮信從平戶英國商館買過15桶火藥,合60斤。

可見英國商館出售的這批火藥每桶只有4斤重。

如果李旦帶來的3千桶火藥都是這個重量的話,則其總重就是斤。

日本當時的斤跟明朝差不多,按600克計算的話,則這批火藥的公制重量就是7.2噸。

於是其總價大約就是白銀547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