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混賬!這些人,該殺!
被綠了八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混賬!這些人,該殺!,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被綠了八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座城市裡展開了長達十天的瘋狂屠殺。
史書中描述:“那些婦女脖子上掛著長長的繩索,彷彿串珠般地跌跌撞撞;遍體泥汙;周圍散佈著嬰兒們,有的成了馬蹄下的犧牲品,有的被路人踏過,血肉模糊,哭聲震天動地。”
“四月,天氣開始轉晴。道路上堆積著大量屍體,雨水使其脹鼓,外表青黑如皮革,裡面血水潰爛發臭;這景象在陽光下變得愈發令人難以忍受。四處皆是焚燒的痕跡,房舍內空氣渾濁不堪,遠近皆有此氣味。”
“據後來統計,由僧人收集到的屍體便達到了八十萬具之多。當時的倖存者在其著作《揚州十日》中記載屠殺持續了整整十天,因此得名“揚州十日”。
揚州遭襲之際,清兵穿梭於一戶富貴人家與另一富家之中。
起初掠奪金銀財寶,漸漸地任何物品都不放過。
直到那一個月二十號白天,並未出現嚴重的人身攻擊行為。
可是夜幕降臨後,砸門聲、皮鞭抽打人的聲音以及傷者發出的慘叫聲不絕於耳。
那一晚火勢四處蔓延,但由於雨淋,有些地方的火焰逐漸熄滅。
五月,一份佈告宣佈藏匿者自首可免一死。
許多避難在家的人相信了這個訊息而出門投降,
但他們很快就被按五六十人為一組捆綁起來,在三四個士兵的看管下,遭到長槍無情穿刺直至斃命。
即便是倒在地上的人也不得生還。
這就是那個殘暴無比的揚州十日慘案。
十日後,揚州的民眾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屍體橫臥河流之上,整個城市充斥著鮮血的氣息,空氣中瀰漫著的腐屍臭味數月未能消散!
聽完這些敘述。
朱元璋猶如豹子一樣怒不可遏,雙眸紅通通的似乎要噴出火來。
旁邊年邁的朱棣憤怒至極,牙齒緊緊咬住發出咔嚓聲響,全身顫抖不已。
一向以溫潤示人的朱高熾此刻也滿臉陰沉。
而朱高煦直接破口大罵,“這群畜生!真是豬狗不如的東西!真恨不得親手割了他們!”
與朱元璋等人的怒火不同,
張北玄依舊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切。
自然法則無情人間事,眾生不過草芥般微不足道。
萬事萬物自有其因果報應。
僅有慈悲心腸,並不足以改變現實。
“像這樣的政權,難道能夠長久立於中華大地嗎?
朱元璋的眼眶泛起了淚光,心中充滿了莫大的恥辱。
倘若有人能重塑華夏河山,倒也算是順應時代潮流。
經過無數次事件,
他早已經明白了:
沒有哪個朝代可以永遠存在,也沒有永恆不變的統治家族。
大明最終走向衰落,本是歷史必然結果。
儘管朱元璋並非神靈,無法永遠庇護後代免受災難,
但他無法忍受華夏土地與子民,受到異族入侵者的蹂躪!
年邁的朱棣、朱高熾、朱高煦等人均默默注視著張北玄,希望能聽到一句否定的答案,
但令人失望的是,
張北玄的回答卻是否定的。
“實際上,清朝不但成功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且持續了幾乎三個世紀,甚至比明朝還長久。
在滿清統治期間,漢族人民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沒有任何尊嚴。”
聽著這番言論,
朱元璋心碎不已,緊閉雙眼,牙關緊扣直至作響。
“真是讓人心寒,看著難受,不看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朱元璋忽然咆哮道:“張北玄,能不能讓咱瞧點振奮人心的事物?”
張北玄頷首答道:“當然可以。既然你們這般惱怒,不如就讓大家領略一下大清滅亡的時刻。”
聽罷此言,朱元璋怒氣全消,嘴角揚起一抹笑意,“這個主意不錯,馬上帶咱去看看!”
只見張北玄微微一拂衣袖,五彩大門憑空出現。
四周的景緻頓時轉換。
當眾人再次睜開雙眼時,眼前已經來到了紫禁城內的乾清宮。
宮殿裡,一位儀態萬千的皇太后抱著小皇帝坐在龍椅上,神情慌亂;
而在殿下的臣子們則愁容滿面,唉聲連連。
恰在此刻,
一個官員飛快地闖入殿堂中,悲痛欲絕地喊叫著:“太后,不好了!昨日各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