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全都叫到大明來!
被綠了八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全都叫到大明來!,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被綠了八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下。
凡是身為帝王者,心中無不憧憬著與始皇帝一晤的機會。
“晚生後輩,永樂大帝朱棣,特此參見始皇帝!”
滿懷著敬畏之情,年長的朱棣深深一拜。
“想必你應該就是老朱,未來的四子吧?確實名聲赫赫,比吾之子侄更甚。”
聽聞此言,嬴政臉上洋溢著讚美之情。
張北玄把幾位老年時期的歷史人物帶來之時,朱元璋已趁機將發生於明朝的所有故事都向嬴政述說了一遍。
嬴政感到萬分驚訝,在大明居然也有像靖難之役這般巨大的變革。
儘管朱棣,取得政權的過程充滿了爭議,但其成為皇帝后,卻能很好地繼承朱元璋遺志,使明朝更加強盛;
僅憑這一份功績,便足以寬恕其過去的行為。
再想想自己的大秦帝國,如今他還在擔憂那個仁厚有加的兒子扶蘇,能否帶領國家達到繁榮盛世。
朱元璋放聲大笑起來,言語之中雖然顯得謙虛,但任何人都能聽出那份自豪感,
“哈!這只是小子碰巧走運罷了,始皇帝勿要過於誇讚啦!”
嬴政翻了個白眼表示不滿,但內心中卻是滿滿的羨慕嫉妒之意。
朱瞻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情緒,走到贏政身前,眼睛始終未曾離開那位千古英雄的身影,
作為嬴政的小崇拜者之一,此刻親眼見證傳奇人物的存在,心跳彷彿要從胸腔跳出一般激烈。
“臭小子說話小心些,這可是名震古今的人物啊!千萬別讓你爹我丟臉才是。”朱高熾急忙上前告誡愛子,
旁邊朱高煦也是連忙補充道:“老大說得對極了,大侄子你還太年輕。”
看著面前站著的這幾個,來自不同時期的老朱家族成員,嬴政不由得驚歎於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強大氣場,
開口說道:“老朱家後代果然都是龍駒鳳雛般的人物,你們五人身上竟皆具備帝王之象,令人稱奇不已。”
聽到這樣的讚譽,包括老年朱棣在內的所有人無不感到無比榮耀。
朱元璋更是笑逐顏開,“始皇帝呀,你不知道吧,現在立在面前的這五個人,
每一個都是曾經執掌朝綱之人呢!”
“什麼?每人皆為皇帝?”嬴政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了一眼旁邊的張北玄,朱元璋解釋說:“若非有他,咱也不會知道原來咱的後代中有這麼多出色的孩子。”
隨後,
朱高熾則是詳細地講述了,關於永樂時期的故事,以及那一段歲月裡發生的種種。
聽罷這一切,嬴政沉默良久,眼神深處唯有羨慕之情。
透過觀察朱元璋及其後代,讓他深深地意識到一件事,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一位賢明且能夠延續前人造詣的接班者,究竟有多麼關鍵的作用。
永樂時期,在朱棣的帶領下,達到了新的高度,無論是編撰《永樂大典》還是鄭和航海抑,或北伐蒙古等一系列偉業,無疑證明了他的能力與智慧。
這一點,已經足以讓作為父親的朱元璋,為之欣慰驕傲;
而且令人更加讚歎的是,在其身後繼位者,依舊保持住了這樣的優秀傳統。
代有英豪出現,使得嬴政幾乎快要垂涎欲滴;
相較而言,自家的大秦國,卻很難找到可以放心託付江山重任的人選,
即便是被視為希望所在的大兒子,也不完全令他放心滿意。
真是越比較越心酸啊。
“始皇帝,不必再想了,你跟咱已經將皇位禪讓,成了太上皇,朝廷中的事務就不再插手了。”
朱元璋似乎察覺到了贏政的心態轉變,便安慰道:“咱家四子的長子曾說過,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的責任和使命。”
“咱們都老了,也應該享受一番閒適的生活。未來的國家大事,讓年輕人去承擔吧。”
贏政深深地嘆了口氣,表示贊同:“你說得對,老朱,我們即使想要插手,又能維持多久呢?”
“況且我們又不能像張神仙那樣,修成了神仙般的境界。”
贏政的心緒總算平靜下來了,剛才也只是心中略微羨慕罷了,並沒有其它過多的情緒。
朱家歷代都能出現真龍天子,這是國家的命運和上天的安排,其他人只能感嘆。
朱元璋開懷大笑道:
“就是這個理!來吧,繼續暢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