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咱之前沒覺得他這麼卑微啊?
被綠了八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咱之前沒覺得他這麼卑微啊?,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被綠了八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天未亮時,百官齊聚奉天殿進行大朝會。
寬闊雄偉的大殿此時顯得異常擁擠。
幾乎應天府內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員,伯爵以上的功勳,全都按時到齊。
但今日,李善長不在其中。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朱標則是站在一旁。
“很久沒跟大夥一起聚會了,老了以後特別懷念過去的日子,能見到你們這些熟悉的老面孔,咱真是高興。”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各自的疑慮。
沒有人知道今天朱元璋為何如此興師動眾。
“啟奏太上皇!”
“李善長請求辭去官職,並希望陛下允許其家族解散歸鄉,頤養天年。”一位官員在此刻啟奏道。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所有人的眼睛瞪得滾圓,臉上滿是不可思議!
李善長要辭官?
這不是開玩笑嗎?
昨天他還好好地在家中呢!
現場那些淮西貴族個個臉色鐵青,彷彿吃了蒼蠅屎一樣難看。
他們明白。
李善長主動安排族人退隱之舉,無疑是自斷前程。
從此以後,即便再復出,恐怕也掀不起任何波瀾了。
“唉,看來韓國公真的是打算歸隱山林過餘生了,既然這樣,咱怎能不成全他呢?”
“嗯,此事就這麼定了,就讓李善長的家族,回鳳陽養老吧。”
朱元璋面帶沉痛,語氣中充滿了不捨。
他知道,李善長還是狡猾,他退位,朱標上位,那他的死期可就到了,退隱是他唯一的選擇!
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順水推舟,或許他自己心中,更急切地想要將李善長的族人送出應天府。
“行了!今天咱召集諸位,是有一項重要決定要告知大夥。”
朱元璋話鋒一轉,聲音嘹亮地宣佈道。
剎那間,奉天殿內的空氣驟然變得緊繃,所有人都靜默無聲地注視著朱元璋。
“這個事情,就是改革大明藩王體制!”
改革?
藩王制度?
當聽到這項重大決議時,殿內群臣與勳貴皆感到震驚不已。
大多數人臉上寫滿了疑惑。
“皇帝,請你將咱的改革方法,解釋一下。”朱元璋下令說。
“是。”
朱標應聲而答,從衣袖中取出了一份文書並大聲宣讀起來。
朱元璋對於改革的看法頗為複雜。
但核心可以歸結為兩方面——重罰跟獎賞。
即減少各藩王府邸的開支,同時設立激勵機制,以修補現在的藩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聽完這些構想後,大臣們無不驚歎不已。
這簡直堪稱一個天才方法!
事實上,朝代更迭以來,許多有識之士早已察覺到藩王制度的弊端。
雖然這一體系,並非朱元璋首創,歷朝歷代都有類似實踐。
但在任何時期,藩王制都是一個隱患的毒瘤!
因此,不少忠臣良將深感憂慮,怕久而久之會形成頭小身子大,最後撐死大明!
特別是一些藩王擅自擴充領地,以及因俸祿日益增長,從而導致的土地集中問題日益嚴重。
針對這一點, 朱元璋提議了一系列措施,來限制藩王們的權力範圍,嚴格禁止私吞土地的行為,違者將被廢除封號貶為平民!
而且,朱元璋大幅下調了所有藩王的俸祿。
與此同時,他引入了一種評估機制,每年年底都會根據各地的表現,授予相應的獎勵。
削減俸祿,藩王們勢必不情願。
但如果,能夠透過個人努力,來獲得來自朝廷的認可,甚至嘉獎的話。
相信很多藩主,會選擇積極投入到地方的發展之中去,從而也為大明帶來更大貢獻。
這樣做的高明之處,就是在於精準地抓住了人性弱點!
在驚訝之餘,文武百官及功勳大臣紛紛跪倒在地叩首膜拜,稱讚朱標治國有方。
這一切進展得非常順利,令朱元璋相當滿意!
隨後,他簡短地跟馬皇后交談了幾句之後,便帶著朱標跟朱棣前往國公府。
張北玄一大早,剛跟徐妙錦打完樁。
見到朱元璋時,也是明白了他要去明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