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一能臣?
被綠了八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第一能臣?,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被綠了八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是想掌控咱朱家的事嘛!”
朱棣隨即出言道:“父皇、讓我去結果了他吧。”
然而,朱元璋卻並未理會這個建議,轉向張北玄問道:“此人的底細到底是何?”
只見張北玄看向那個鬍鬚男子,緩緩開口道:“他是張居正,可說是大明朝臣子中的翹楚。”
第一能臣?!
這樣一個高度的認可立即使得朱家幾人驚詫萬分,特別是出自向來言簡意賅的張北玄口中時更添了一份不可思議的感覺。
要知道,擁有預知過往未來能力的張北玄能夠如此讚譽某人,足以證明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哈,以前倒是未曾聽你如此誇讚過別人。這張居正到底有何特殊背景?講給咱聽聽。”此刻朱元璋的好奇心已經被激起。
“那便讓我為你細述一番。”張北玄點頭同意道:“張居正出生於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一名學者家庭中。”
“據說,在張居正出生之前,他曾祖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滿月落在水桶之中,散發出耀眼光芒,隨後又見到白龜從水中漸漸升起。”
“於是乎,這位曾祖父深信這是小曾孫將來必定顯赫的預示,隨口給小孩取了個乳名為‘白圭’,期盼其能為家族增添光彩。”
聽到這裡,朱元璋帶著些許不屑。
眾人皆知,但凡身具非凡使命的人物往往自降生之日起就與眾有所不同。
譬如漢高祖劉邦的母親夢見一條綠色大蛇鑽入自己腹中;
至於他自己呢,則傳聞誕生之日正值黑夜卻被一輪紅日照亮如同白晝般輝煌燦爛。
諸如此類天生貴命者的故事屢見不鮮,朱元璋自然希望所有這些象徵著非凡天賦的兆頭都指向自己的子孫後代。
如今突然間發現一個外族之人竟然同樣具備類似的奇異預示,難免感到心中不平。
儘管如此,張北玄仍面露微笑,瞭解對方情緒複雜,但沒有多作評論,繼續介紹張居正早期經歷:
“他天資聰穎,早年間便已成為周邊聞名遐邇的天才少年。”
“十五歲時參與科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智慧機敏深受時任荊州地方官李士翱的喜愛。”
“李士翱勉勵小白圭應當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待長大成人後,忠誠於國家,貢獻社會,併為其改名“居正”。”
“那年,張居正順利進入了補府學習。”
“到了嘉靖十九年,才華橫溢、性格豪放的張居正毫不費力地透過了鄉試,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少年舉人。”
後來……
顧璘對其頗為賞識,他曾向他人提及:“此子未來必將成為國之棟樑。”並將自己的犀帶贈予居正,說道:
“希望你能志存高遠,以伊尹、顏淵為榜樣,不只是曇花一現的少年成名。”
“到了嘉靖二十六年,年僅二十三歲的張居正當選為該年度進士中的二甲第九名,並被授予庶吉士職位。”
講述至此,朱元璋與身旁兩人均感驚訝不已。
“如此年紀便已成為庶吉士,確實令人佩服。”朱棣發出讚歎之聲,看向張居正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敬意。
“的確是一位早慧之人啊。”連朱標也認同道。
雖未開口表達觀點,但朱元璋的心中已認定這個張居正有著非凡才能。
有句古語說得真好,“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即便五十歲時考上進士仍被視為青年才俊;
對普通人而言,能在五六十歲達到這一成就已屬難得。
由此可見,獲取進士學位實非易事。
而張居正竟在僅僅二十三歲的年紀就躋身全國進士榜第九名之列,如果不是天才的話,世上大概就沒有所謂的天才了。
在這場遍及大明數萬名競爭者的考試裡,有的人窮盡一生都在追求科舉成功卻未能如願。
而年輕的張居正脫穎而出,摘得第九的好名次,實在是令人讚歎不已。
進入官場初期,在重臣徐階指導下,張居正在經世濟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研究典章制度,從而奠定了日後政治生涯的基礎。
明朝初立之際,取消丞相制並設立內閣作為皇帝助手機關,其中最資深者被稱為首輔。
就在張居正開始翰林院深造之時,內閣正經歷著內部權力爭奪風波。
當時只有夏言和嚴嵩兩位大學士爭權奪利。
夏言獲得首輔職位不久便遭到了來自嚴嵩方面的陷害致死,後者繼位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