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這才是朱元璋的威嚴!
被綠了八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這才是朱元璋的威嚴!,大明:治好病後,老朱求我去現代,被綠了八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任命張居正為內閣首席,授予太保稱號,開啟新的時代!”
“遵旨!”
群臣應聲而落,再度跪倒在地領受這重要指示。
……
洪武年間第十四載。
皇城內。
張北玄偕同朱元璋一行剛剛返回。
\"嘉靖時期的使命倒是出乎意料地順利。相較於之前的那位糊塗蛋朱祁鎮來說,此人顯然更加得體一些。”
每當談起朱祁鎮時,總能讓朱元璋忍不住心頭生火。
原本以為自己的後裔中絕不會出現讓自己如此痛心疾首之人,卻未曾預料。
“實際上,嘉靖皇帝天資過人,對自己行為背後的邏輯心知肚明;只因過分追求個人利益而不肯兼顧民生而已。”張北玄試圖解釋背後的原因。
“這傢伙真是太過份了,忘記了前朝因自私自利而導致覆滅的歷史教訓!”面對如此言論,朱元璋難掩怒氣。
對此,張北玄繼續分析道:“其實人皆具有自私傾向,多數時候我們只關注自己能否過得舒坦些,往往忽視了大眾福祉。”
“但當一個新的朝代,剛剛建立之初,創立者往往深切體會過創業之艱難與百姓困苦生活狀態的重要性,並時刻警惕國家安危。”
“然而守成遠比開創更為不易。”
“隨著政權穩固傳承數代之後,在皇宮深宮成長起來的皇帝早已失去了對民間實情的基本認識。”
“對於民間百姓日常所需,如食物與衣著等基本物資供給狀況毫無所悉。”
“他們只能依賴身邊近臣或宦官來獲取資訊瞭解外界情形。”
“因此,在歷史上那些饑饉年月裡,才會聽到某位高高在上的君主詢問民眾為何不去食用肉類這樣荒謬的問題。”
聽完這些話後,朱元璋坐在一棵梧桐樹下的石凳上沉思良久,周圍的其他人朱棣和朱標也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的確,張北玄剛才所述確實切中要害。
當初為了打下這片江山時所目睹過太多血腥場景,見證了不少平民深受壓迫之苦難;
脆弱不堪的農民社會體系使得普通民眾只能靠老天爺吃飯,稍微一點自然災害就可能導致顆粒無收,全家捱餓。
經歷過無數風浪後的帝王,深知立國初心及其深遠意義,也學會了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民眾。
因此對於張北玄所指出的觀點,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因為在他們這些人,幼年時期,身處王公貴族家庭環境中,並不能真正體會到普通老百姓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困境。
直到有一天,經歷了戰亂考驗穿上軍裝親身體驗街頭巷尾的真實情景之後,這才親眼見證了飢餓人群的真實樣貌。
正是基於這些難忘體驗,
繼位之後的朱標,心中始終念念不忘為民辦實事的決心,
若非有過這樣的生命轉折點作為啟示,則很可能像歷史中其他統治者那樣對於庶民生活狀態缺乏感知力,
正如張北玄所述,長久遠離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會導致對底層民眾生存狀況缺乏基本瞭解。
許久後,朱元璋才緩緩開口打破寂靜,
“你的這番見解咱會牢記於心”
“開創新局面雖艱難無比, 然維護現有成果則更顯艱鉅,這句話必須被傳諸後世每一代繼承人,並透過各種手段,讓他們時刻意識到民眾的需求和困苦。”
聞言,張北玄露出一絲微笑回應說:“老朱啊,你英明決斷令人欽佩”
朱元璋苦笑地搖頭,“說什麼聖不聖明的,若沒有你這個小神仙幫忙,咱這一輩子恐怕有太多事想不通了。”
“張北玄,嘉靖朝的事情已經擺平,他的那個不成器的孫子的事兒,索性就趁勢解決了。”
張北玄點點頭:
“老朱你啊如果樂意的話,我自然是義不容辭。”
朱元璋朗聲大笑:“那就這麼說定了。先休息一天,明日清早再出發。”
“若不好好懲戒萬曆那小子一番,咱是不會甘心閉眼睡覺的。”
朱棣跟著插嘴:“我也這麼想。”
閒聊一陣後,眾人都各自去歇息了,
整晚沒有什麼異常。
次日清晨。
張北玄推開房門走出時,看見朱元璋他們早就已經在門口等了。
“你們到底是什麼時候起的床?每次總是當我起床時看到你們已經在等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