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芫華,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中醫典籍中,芫華有著豐富的記載。《神農本草經》將芫華列為下品,記載其“味辛,性溫,有毒。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鬼瘧,疝瘕,癰腫。”《本草綱目》中也提到:“芫花,治水飲痰辯,脅下痛。”這些記載表明,芫華在古代主要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瘧疾、疝氣、癰腫等病症。

5.2 傳統方劑應用

芫華在傳統方劑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十棗湯,由芫花、甘遂、大戟、大棗組成,是中醫經典的逐水方劑,用於治療懸飲、水腫等病症。在該方劑中,芫花發揮著峻下逐水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伍,增強了逐水消腫的功效。又如芫花散,由芫花、吳茱萸、乾薑等藥物組成,用於治療寒疝腹痛等病症,利用了芫華散寒止痛的功效。

六、現代藥理研究

6.1 抗腫瘤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芫華中的二萜原酸酯類成分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相關研究發表於《中國藥理學通報》等期刊,研究發現芫花酯甲能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啟用細胞凋亡相關訊號通路、調節細胞週期等有關。透過實驗發現,芫花酯甲可以使腫瘤細胞週期阻滯在G2\/m期,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同時啟用caspase - 3等凋亡相關蛋白,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凋亡。

6.2 引產作用

芫花在臨床上曾被用於中期妊娠引產。芫花酯甲能夠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其作用機制與興奮子宮平滑肌上的受體、促進前列腺素合成等有關。研究表明,芫花酯甲可以增加子宮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啟用平滑肌收縮相關蛋白,從而引起子宮強烈收縮,達到引產的目的。但由於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嚴格掌握劑量和適應證,確保安全。

6.3 抗炎作用

芫華中的黃酮類和香豆素類成分具有抗炎作用。研究發現,木犀草素等黃酮類化合物能夠抑制炎症細胞的活化,減少炎症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 - a(tNF - a)、白細胞介素 - 6(IL - 6)等的釋放,從而減輕炎症反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藥學學報》等雜誌,為芫華在治療炎症相關疾病方面提供了理論依據。

6.4 抗菌作用

芫華提取物對多種細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芫華中的揮發油和香豆素類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見病原菌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其抗菌機制可能與破壞病原菌的細胞膜、抑制蛋白質合成等有關。

七、臨床應用

7.1 腫瘤治療

在腫瘤治療方面,雖然芫華的抗腫瘤作用在實驗研究中表現出一定的潛力,但目前臨床上尚未將其作為主要的抗腫瘤藥物。不過,一些研究正在探索將芫華提取物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使用,以提高腫瘤治療效果,減少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例如,有研究嘗試將芫花酯甲與順鉑聯合應用於肺癌細胞的治療,發現聯合用藥能夠增強對肺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同時降低順鉑的用量,減輕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

7.2 婦產科應用

在婦產科領域,由於芫花的引產作用,曾在特定情況下用於中期妊娠引產。但由於其毒性和安全性問題,目前臨床應用較為謹慎。在使用芫花進行引產時,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密切監測孕婦的生命體徵和子宮收縮情況,確保引產過程的安全。

7.3 其他應用

在一些民間療法中,芫華還被用於治療一些面板病,如疥瘡、頑癬等。將芫華研磨成粉,製成藥膏外用,利用其抗菌、殺蟲等作用來治療面板疾病。但這種應用方式缺乏大規模的臨床研究驗證,其療效和安全性還需要進一步評估。

八、毒性與安全使用

8.1 毒性成分

芫華的毒性主要來源於其所含的二萜原酸酯類等成分。芫花酯甲、乙、丙等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對胃腸道和生殖系統。在體內,這些成分可能會損傷胃腸道黏膜,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對生殖系統的影響則表現為對子宮平滑肌的強烈刺激,可能導致流產、早產等,同時還可能對生殖細胞產生一定的損傷。

8.2 中毒症狀與解救措施

芫花中毒後,一般會在短時間內出現中毒症狀。輕度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重度中毒可能會出現劇烈嘔吐、腹瀉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出現昏迷、呼吸抑制等嚴重症狀。一旦發生芫花中毒,應立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請別靠近我

武墨休

踏古道

天下俊

七十年代為軍嫂

暗墨沉香

我死後他們都追悔莫及

雕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