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秋桑葉,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4.2 現代研究進展
4.2.1 化學成分
秋桑葉的化學成分豐富多樣,主要包括黃酮類、多糖類、生物鹼類、揮發油類、甾體及萜類等。黃酮類成分如蘆丁、槲皮素、異槲皮苷等;多糖類成分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單糖組成的雜多糖;生物鹼類成分包含1 - 脫氧野尻黴素(dNJ)、N - 甲基 - 1 - 脫氧野尻黴素等;揮發油類成分包含多種萜烯類、醇類、醛類等化合物;甾體及萜類成分有β - 谷甾醇、豆甾醇、牛膝甾酮等 。
4.2.2 藥理作用
- 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秋桑葉中的生物鹼和多糖等成分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其中,1 - 脫氧野尻黴素(dNJ)能夠抑制腸道內a -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從而降低餐後血糖。多糖類成分可以透過調節胰島素訊號通路,增強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有學者透過對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研究發現,給予桑葉提取物後,小鼠的血糖值明顯降低,且糖耐量得到改善 。
- 降血脂作用:秋桑葉提取物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從而起到調節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促進脂肪酸的β - 氧化,減少脂質在肝臟和血液中的積累有關 。實驗研究表明,桑葉黃酮能夠顯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c)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 c)含量 。
- 抗氧化作用:秋桑葉中的黃酮類和多糖類成分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對機體的損傷。採用dpph自由基清除實驗、AbtS自由基清除實驗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實驗對秋桑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秋桑葉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與提取物濃度呈正相關 。研究發現,桑葉黃酮能夠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
- 抗炎作用:秋桑葉提取物能夠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透過對小鼠耳腫脹模型和大鼠足蹠腫脹模型的研究發現,秋桑葉中的黃酮類成分能夠顯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腫脹和角叉菜膠所致的大鼠足蹠腫脹,降低炎症組織中前列腺素E2(pGE2)、腫瘤壞死因子 - a(tNF - a)等炎症介質的含量 。有文獻報道,桑葉提取物可以透過抑制核因子 - kb(NF - kb)訊號通路的啟用,減少炎症因子的表達,從而發揮抗炎作用 。
- 抗菌抗病毒作用:秋桑葉對多種細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桑葉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抗菌機制可能與破壞細菌細胞壁、細胞膜的結構,影響細菌的代謝過程有關 。在抗病毒方面,桑葉提取物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作用機制可能包括抑制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細胞以及抑制病毒複製等環節 。
4.3 藥用價值相關文獻綜述
眾多現代研究文獻進一步證實和拓展了秋桑葉的藥用價值。在治療糖尿病併發症方面,研究發現秋桑葉提取物能夠改善糖尿病腎病小鼠的腎功能,減輕腎臟組織的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調節腎臟細胞的凋亡訊號通路、抑制細胞外基質的過度沉積有關 。在心血管保護方面,有文獻報道秋桑葉中的黃酮類成分能夠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此外,在抗腫瘤研究中,也有研究表明秋桑葉提取物對某些腫瘤細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增殖和誘導凋亡作用,但相關機制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
五、開發利用現狀
5.1 藥材市場情況
目前,秋桑葉在中藥材市場上的需求較為穩定。隨著人們對傳統中醫藥的認可度不斷提高,以及對健康養生的關注度增加,秋桑葉作為一種天然的藥用資源,市場需求量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市場上的秋桑葉藥材主要來源於人工栽培的桑樹,以葉片完整、色澤黃綠、無雜質者為佳。不同產地和採收時間的秋桑葉在品質和價格上存在一定差異 。
5.2 製藥應用
在製藥領域,秋桑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