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章 溪黃草,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如迷迭香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活性。揮發油中含有多種揮發性成分,賦予了溪黃草獨特的氣味,其在抗菌、抗病毒等方面也可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

六、藥理作用

6.1 保肝作用

溪黃草在保肝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對多種肝損傷模型均有保護效果。研究表明,溪黃草提取物能夠降低四氯化碳(ccl4)、d - 半乳糖胺等誘導的肝損傷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水平,減輕肝臟組織的病理損傷。其保肝機制可能與抗氧化、抑制炎症反應、調節肝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等有關。溪黃草中的二萜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能夠提高肝臟組織中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 - px)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損傷 。

6.2 抗炎作用

溪黃草具有較強的抗炎活性,能夠抑制多種炎症模型中的炎症反應。在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急性肺損傷模型中,溪黃草提取物能夠降低肺組織中炎症因子如tNF - a、IL - 1β、IL - 6的水平,減輕肺組織的炎症細胞浸潤和水腫。其抗炎機制主要是透過抑制NF - kb、mApK等炎症訊號通路的啟用,減少炎症介質的合成和釋放 。

6.3 抗菌作用

溪黃草對多種細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體外實驗表明,溪黃草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明顯的抑制活性。其抗菌作用可能與破壞細菌和真菌的細胞壁、細胞膜結構,影響其代謝和生長繁殖有關。研究還發現,溪黃草中的揮發油和酚酸類成分在抗菌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6.4 抗腫瘤作用

部分研究顯示溪黃草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潛力。溪黃草提取物能夠抑制多種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如對肝癌細胞hepG2、肺癌細胞A549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腫瘤機制可能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調節細胞週期、誘導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等。二萜類化合物溪黃草素A能夠透過啟用caspase - 3等凋亡相關蛋白,誘導肝癌細胞hepG2凋亡 。

七、臨床應用

7.1 治療肝炎

在臨床上,溪黃草常被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多項臨床研究表明,溪黃草聯合常規保肝藥物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能夠顯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的ALt、ASt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將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常規保肝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溪黃草製劑,對照組僅給予常規保肝治療。治療12周後,治療組的肝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於對照組,且患者的乏力、納差、黃疸等症狀得到明顯緩解 。

7.2 治療膽囊炎

溪黃草對於膽囊炎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它能夠清肝利膽,緩解膽囊炎引起的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臨床觀察發現,使用溪黃草與其他利膽藥物配伍治療膽囊炎,能夠縮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治療有效率。在50例膽囊炎患者的治療中,採用溪黃草聯合消炎利膽片治療,總有效率達到86%,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得到明顯改善 。

7.3 其他應用

除了上述疾病外,溪黃草還在臨床上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等疾病。對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咽痛等症狀,溪黃草能夠發揮清熱利咽的作用,緩解症狀。在治療腸胃炎方面,溪黃草的清熱利溼功效有助於改善腹瀉、腹痛等症狀 。

八、安全性與質量控制

8.1 安全性

雖然溪黃草在傳統應用中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隨著其應用的廣泛,也有一些關於其安全性的報道。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服用溪黃草可能會對肝臟和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傷,這可能與其中的某些成分在體內的蓄積有關。此外,個別患者可能對溪黃草過敏,出現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因此,在使用溪黃草時,需要嚴格控制劑量和用藥時間,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

8.2 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溪黃草的質量和臨床療效,建立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標準至關重要。目前,常用的質量控制方法包括性狀鑑別、顯微鑑別、薄層色譜鑑別以及含量測定等。在含量測定方面,常以溪黃草中的活性成分如溪黃草素A、迷迭香酸等作為指標性成分,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之請別靠近我

武墨休

踏古道

天下俊

七十年代為軍嫂

暗墨沉香

我死後他們都追悔莫及

雕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