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落葵,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葵:從田園到藥房的寶藏植物
一、引言
落葵,這個名字或許對一些人來說稍顯陌生,但當提及木耳菜、藤菜,不少人就會恍然大悟。落葵(basella alba L.),隸屬落葵科落葵屬,是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 ,在世界各地廣泛分佈,從亞洲的廣袤田野,到非洲的村落庭院,再到美洲的特色農場,都有它的身影。在我國,無論是南方的水鄉,還是北方的平原,都能尋覓到落葵或攀爬於籬邊,或搖曳在田邊的蹤跡,其生長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這看似平凡的植物,實則蘊含著豐富的價值,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蔬菜,還是傳統醫學中的一味良藥,甚至在園藝觀賞領域也嶄露頭角。
二、落葵的植物學特徵
2.1 形態特徵
落葵的鬚根系較為發達,紮根於土壤淺層20 - 30厘米處。這些纖細且分支繁多的鬚根,如同無數只小手,努力從土壤中汲取生長所需的養分與水分,以滿足植株快速生長的“大胃口” 。
其莖肉質而柔軟,顏色多為清新的綠色或透著神秘的紫紅色,表面光滑無毛,有著明顯的節,節間長度在10 - 15厘米。這蔓生纏繞的莖,彷彿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繩索,具有強大的攀援能力,能輕鬆地攀爬在籬笆、樹木之上,隨著植株的生長,基部的莖還會逐漸木質化,變得更加堅韌,以支撐起日益繁茂的枝葉。
葉片互生,呈卵形或近圓形,宛如大自然精心繪製的綠色畫卷。葉片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全緣的邊緣更增添了幾分柔和。葉片肉質且富有光澤,顏色多為綠色,偶爾也會出現紫紅色的“變種”,十分獨特。葉片大小因品種和生長環境而異,通常長5 - 10厘米,寬3 - 8厘米 。清晰的葉脈是葉片的“運輸生命線”,主脈從葉基部延伸至葉尖,側脈3 - 5對,從主脈斜生而出,構成了網狀脈序,為葉片的生長和光合作用提供了高效的物質運輸通道。
花雖小,卻別有一番韻味。它沒有花瓣,呈穗狀花序腋生,長度在5 - 20厘米。花序軸細長,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許多小花,這些小花或潔白如雪,或淡紅似霞,直徑約2 - 3毫米。花被片5枚,呈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圓,如同守護花蕊的小衛士。5枚雄蕊著生於花被片基部,花絲短,花葯淡黃色,揹著藥,內向縱裂,花粉粒呈球形,表面還帶著刺狀突起,十分有趣。1枚雌蕊位於中心,子房上位,卵形,花柱3條,細長而優雅,柱頭呈頭狀。花期從夏季綿延至秋季,為漫長的時光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
果實為漿果,球形,直徑5 - 8毫米,成熟時紫黑色,表面光滑,宛如一顆顆黑色的珍珠。每個果實中包裹著1粒種子,種子近球形,種皮堅硬,黑得發亮,千粒重約25 - 30克 。
2.2 生長習性
溫度是影響落葵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偏愛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耐寒能力較弱。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在20 - 25c,在這個溫度區間內,種子如同被喚醒的精靈,迅速萌發。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5 - 30c,此時的落葵生長迅速,枝繁葉茂。一旦溫度低於15c,它的生長速度就會明顯放緩,彷彿被按下了減速鍵;當溫度低於10c時,生長基本停滯;而遭遇霜凍時,脆弱的落葵就很容易遭受凍害,甚至失去生命。
光照方面,落葵對光照的要求並不苛刻,具有一定的耐陰能力。在散射光條件下,它也能茁壯成長,不過充足的光照能讓它的葉片更加厚實,色澤更加鮮豔,產量也會更高。但在夏季高溫時段,過於強烈的直射光會灼傷它的葉片,所以適當的遮蔭對落葵的生長更為有利。
土壤的選擇對落葵也很重要。它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疏鬆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中,落葵能盡情舒展身姿,生長得格外茁壯。土壤的ph值以6.0 - 7.5為宜,這樣的酸鹼環境最適合它吸收養分。雖然在貧瘠的土壤中落葵也能頑強生長,但它的產量和品質會大打折扣。
2.3 分佈情況
在世界範圍內,落葵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亞洲的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落葵是常見的蔬菜和藥用植物;在非洲的埃及、蘇丹、奈及利亞等國家,它也在當地的農業和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在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等國家,落葵同樣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利用。
在我國,落葵南北方均有栽培。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