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廚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徐長卿,百草雜談,半個廚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長卿:自然本草裡的濟世良方
在我國的山坡草叢、林緣溪邊,常能看到一種身姿秀麗的植物肆意生長,它就是徐長卿,蘿藦科牛皮消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植株纖細,莖部直立,高約40 - 60厘米,表面光滑無毛,帶著一種簡潔的美感。葉片對生,呈披針形至線形,葉片質地薄而柔軟,色澤翠綠,邊緣全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顯得靈動而優雅。
到了每年的5 - 7月,徐長卿迎來花期。聚傘花序生於葉腋,花朵小巧玲瓏,卻又精緻迷人。花冠黃綠色,呈輻射狀,5枚花瓣向外展開,形狀如同五角星,花瓣上還有清晰的脈紋,為其增添了幾分獨特的韻味。副花冠裂片肉質,頂端鈍圓,呈黃色,與花冠相互映襯,在陽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基部,花葯頂端有一膜片,呈卵形,覆蓋著柱頭,整個花朵的構造精巧而獨特。
花期過後,徐長卿進入果期,蓇葖果單生,呈披針形,長約6 - 8厘米,成熟時沿腹縫線開裂,露出裡面的種子。種子多數,呈卵形,扁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約1厘米,在微風的吹拂下,種子帶著種毛隨風飄散,宛如一個個輕盈的小傘兵,開啟新的生命旅程。
徐長卿,作為一味傳統的中藥材,在我國的醫藥歷史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其味辛,性溫,歸肝、胃經。在古代,徐長卿就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記載其“主蠱毒,疫疾,邪惡氣,溫瘧,久服強悍輕身” 。在民間,徐長卿常被用於治療風溼痺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跌撲損傷、蕁麻疹、溼疹等病症。
在治療風溼痺痛方面,徐長卿有著顯著的功效。風溼痺痛是由於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執行不暢所導致的關節疼痛、腫脹、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徐長卿具有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的作用,能夠有效地緩解風溼痺痛的症狀。在一些經典的中醫方劑中,徐長卿常與獨活、威靈仙、防風等藥材配伍,共同發揮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的功效,幫助患者減輕痛苦。
在治療胃痛脹滿方面,徐長卿也能發揮重要作用。胃痛脹滿多由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因素引起,導致胃氣阻滯,胃失和降。徐長卿能夠行氣止痛、和胃化溼,對於脾胃氣滯所致的胃痛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在臨床應用中,常將徐長卿與木香、砂仁、陳皮等藥材配伍,以增強其理氣和胃的功效。
在治療牙痛、腰痛等疼痛症狀方面,徐長卿同樣表現出色。其辛散溫通之性,能夠迅速止痛。無論是風火牙痛、腎虛牙痛,還是腰部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引起的腰痛,徐長卿都能透過其通絡止痛的作用,減輕患者的疼痛。將徐長卿煎湯漱口,可緩解牙痛;將其煎湯內服或外用熱敷,可治療腰痛。
徐長卿在治療面板疾病方面也有獨特的效果。對於蕁麻疹、溼疹等面板瘙癢性疾病,徐長卿具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將新鮮的徐長卿搗爛外敷於患處,或者用其煎湯外洗,能夠有效地減輕面板瘙癢、紅腫等症狀,促進面板疾病的康復。
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徐長卿的藥用價值得到了更全面的揭示。眾多研究表明,徐長卿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丹皮酚、黃酮類、萜類、多糖等,這些成分是其發揮藥理作用的物質基礎。
《中國中藥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丹皮酚是徐長卿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在抗炎方面,丹皮酚能夠抑制炎症細胞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對於關節炎、氣管炎等炎症相關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在鎮痛方面,丹皮酚可以透過調節神經系統,提高痛閾,從而發揮鎮痛作用,其鎮痛效果與一些常用的鎮痛藥物相當。在抗菌方面,丹皮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種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能夠幫助人體抵禦病原體的侵襲。
徐長卿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也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種生物活性。黃酮類物質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細胞的損傷,從而起到延緩衰老、預防疾病的作用。在抗炎方面,黃酮類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細胞因子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對於一些慢性炎症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具有潛在的治療作用。
徐長卿中的萜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保肝、降血脂等作用。在抗腫瘤方面,一些萜類化合物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為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保肝方面,萜類化合物可以減輕化學性肝損傷,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