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不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進村,如意茶館,雪不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倆也點了點頭,表示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不會去幹這種事的,而且這裡建起來了對當地百姓來說是個好事,肯定不能做這種煞風景的事。

既然聊到了荒村,我也給他們講了一個我老家那邊的傳說,不是我外公那邊,是我爺爺那邊的。

爺爺的老家在山裡,我小時候還沒通公路,我們每次回去都是坐班車到鄉里下車,然後走十幾裡山路才能到家,那時候我也不覺得路途遠,反正走累了我爸,我姑父這些都會揹我。

這個故事是我爺爺告訴我的,他也是聽長輩講的,發生的時間已經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事了。

在我老家後面大約一兩裡地的位置,有一處山灣,這種灣在山裡多的是,基本都是沒有名字的,但這個灣有名字,叫銅鑼灣。

和香港的銅鑼灣名字一樣,但兩個灣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是地下,是在土裡。

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呢?

我們老家有一種民間職業,叫端公。村裡有什麼紅事白事都會請端公,做法事,超度,驅鬼,袪邪,開財門,過煞,好似什麼都會,但具體做什麼完全是看接到了什麼活。

很多人以為端公和道士是一門的,其實不是,端公類似於巫術,用的方法多是唱,跳,rap,額…也就是念祭文,這種祭文的念法抑揚頓挫,一般人都聽不懂的。

端公正經的傳承早就斷了,留下的更多都是民間的手段,傳承五花八門,做法的手段也是各地有各地的不同,端公先生一般都是當地的村民,平時該幹活幹活,有事的時候就是端公先生了,主打一個高價效比。

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得看人,我相信民間還是有些有真本事的人的。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當地的一個端公先生身上,這天端公先生接到了一個委託,事主家是在銅鑼灣後面一點的地方,但這個端公先生並沒有去過,只知道大概位置,就帶著徒弟往事主家趕去。

除了喜事,大部分法事都是晚上,端公外出都會帶一面銅鑼,走到這個山灣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正在想這家人怎麼住這麼遠的時候,就看見灣裡有好大一戶人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

端公還在奇怪,不是說的白事嗎,怎麼變喜事了,誰家辦喜事是晚上辦的?

正疑惑間這家人也看見了端公和他徒弟,忙問是不是來幫忙的端公,端公點了點頭,這家人熱情地拉著他們進屋,端公也沒多想,拿著銅鑼就開始了他的表演。

法事結束以後,這家人就安排端公坐上了主桌,各種好菜好酒不停的上,吃得那叫一個不亦樂乎,席間端公總覺得不對,但不知道為什麼總不會去深思。

酒足飯飽之後,師徒二人就被主家拉著在這戶人家住了一夜,端公吃飯的傢伙事兒銅鑼也被這家人掛在了大堂柱子上。

天亮以後師徒二人也醒了過來,結果發現自己睡在墳地裡,正躺在別人的墓碑上,昨天晚上吃過的飯菜盤子全是石頭樹葉做的,裡面的剩菜全是各種蟲子,有的還是活的,昨晚喝的酒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做的。

兩人一陣反胃,只覺得肚子裡翻江倒海,吐了好大一陣,昨天主家給的錢倒是真的錢,但不知道是哪個墳裡留下的老錢,端公也不敢要,拉著徒弟趕緊離開了這個地方,連掛在樹梢上的銅鑼都忘了拿。

後來端公說這是遇上鬼娶親了,這個無名山灣也就有了銅鑼灣這個名字。

小時候聽見這個故事可是嚇了我好久,很久都不敢從銅鑼灣過,怕那裡的鬼怪請我吃蟲子。

上次回老家我還專門去看了看,哪兒有什麼鬼魅,多半是這個端公吹牛了,幾座孤墳怎麼可能有那麼多鬼物?

我也就是當個故事說給他們倆聽聽,他們倆聽完也是一笑,分別講了幾個自己小時候聽過的故事。

第二天中午,鎮上的人已經在外面等著了,一起吃過午飯後就帶領我們三人去往那個荒村,荒村本來是不通公路的,結果為了建設,現在居然有了一條施工便道通到了荒村口。

雖然轎車還進不去,但是越野車和施工用的機械是能進去的了,當年這個村的人就是因為交通不便加上地下水沉降搬走的,沒想到搬走以後,無人的荒村居然通了路,的確是有點諷刺了。

村口已經堆放了不少建築材料,這裡已經暫時不許人進入了,理由是施工。整個村子都被鋁板圍了起來,進村的公路口也有人看守,送我們到村口後鎮上的人還有施工方的人都撤走了,整個村子就剩我們三個人了。

站在村口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第三世界的鬼新娘

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