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妙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逼迫,人牢,妙妙妙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來白保山又找了甲方公司問了多次,回答還是錢款沒有收到,再後來,連這家公司聯絡的人都找不到了,辦事處也是搬空撤淨,無奈,白保山只好又找到薛良平,薛良平每次都是嘴上說的好聽,實際動作卻是一點都沒有,三番五次後,薛良平大概也煩了,露出了真實的嘴臉,痛斥白保山要錢去找他們籤合同的單位,用不著一直來找他。
白保山哪裡知道,這種事情已經是薛良平老吃老做的事情了。
隨著顧國當年二元經濟結構並軌,在城鄉勞動力市場走向統一的過程中,農村農民工的建築隊伍異軍突起,白保山不過是其中極小的一家公司而已。地產開發企業本來自有資金就普遍缺乏,像薛良平這種專案的投資其實70都來源於銀行貸款,絕大多數工程專案資金其實根本到不了位。當年顧國建築業專案法人體制還不健全,建設專案法人對專案及資金的籌劃、建設實施、生產經營的責任和投資風險責任並落實並不完全,對這種行為也缺乏必要的約束,其實才是關鍵。
像白保山這樣討不到工程款的包工單位,其實比比皆是。
而且農民工施工隊伍和建設投資的增長遠大於建設工程專案數量,導致建築市場激烈無序甚至惡性的競爭。為了生存,如白保山這樣的施工企業也是沒有辦法,面對要求墊資、惡意壓價,哪怕明知陷阱也要往裡跳,由此又使得像薛良平這樣的業主們受利益驅動,萌發了“不欠白不欠”的心態。
導致無論是發包人,還是轉包人,他們都開始動起歪腦筋,以各種各樣的理由不支付工程欠款,譬如建造當中的質量有問題、工程延期、發包人未支付工程款、轉包人或違法分包人攜款潛逃、發包人拒不結算、拒不驗收等等藉口,但這些都不是拒不支付工程欠款的根本理由。
再拖拖不起了,馬上就要過年了,弟兄們跟著白保山幹了一年,分文都帶不回去,這讓白保山如何向大家交代,哪怕是法院起訴,也是“贏官司難,贏了以後執行更難”。
當然,白保山的努力,工人們都看在眼裡,奈何很多工人都“等米下鍋”,最終商量來商量去,大家想到了一個主義,就一排站到頭頂去,大拉橫幅,以死相逼。
白保山本來是根本不同意的,只怕出現危險,意外。奈何眾人相勸,時間也不等人,只好妥協,帶領著眾人一同到了自己建好的沒有封頂的高樓上,以跳樓做威脅,要薛良平和自己的甲方公司,無論是誰,把錢先結清了再說。哪怕真的沒有錢,也要各個工友回家過年的錢要付出來吧。
眾人站上高樓,張開橫幅,大聲喊叫,“還我血汗錢!”,沒過多久附近的人都圍了過來,其實他們也只想看戲,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心人也撥打了110,不一會,警察也到了。
拿著大喇叭對樓上眾人呼喊,讓大家不要激動,有什麼事情好商量。既然警察來了,也方便倒逼欠款的單位了,經過溝通,警察也聯絡了兩家公司的負責人,讓他們趕快來到現場。
“白老闆,有話好商量!你們快下來吧!”黃總拿著擴音喇叭對著上面喊道,就在喊叫的同時,另一家公司的代表汪總也到了,往上看了看,嘀咕道:“這幫人腦子燒了吧,要錢這麼個要法。”
邊上的一個警察聽見,就瞪著這個姓汪的,問:“你再說些什麼?”,汪總一看自己被罵了,本就理虧,就也不知聲了。警察繼續怒氣衝衝說道:“將心比心,現在臨近年關,馬上這些工人們就靠著這點錢回家過年了,你不但不給錢,還居然再說什麼風涼話?!”
汪總也不想理這個警察,就走到了黃總身邊,推了推仰頭喊叫的黃總,說道:“這幫人怎麼素質這麼低的,真是不要命了,對了,老薛呢,他還不過來?”
黃總收起擴音喇叭,說道:“哎,誰知道呢,薛總還在路上,馬上就到了。”
“今天不還錢,我們就不下來了,不肯給錢你試試,我們也是被逼的沒有辦法了!”一個滄桑的中南工人對著下面喊道。
“給給給,我們一定給,你先下來,下來再說嘛,何必這樣呢!”汪總拿起了黃總的喇叭,對上面的人回道。
一輛黑色的豪車開到了現場,薛良平急匆匆的從後座開門走出,走到了現場,看到消防官兵們正在下面佈設了救生氣墊,樓上站了一排的人。
白保山看到真正的大老闆出現了,就衝下面喊道:“薛總,我們也是沒辦法了,你這個錢還不給我們,我們也活不下去了。”
黃、汪兩人回頭,看到確實是薛良平到了,就要緊走到他身邊,詢問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