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章 選中裴行儉,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聽了陸通的建議,手撫下頜,陷入思索。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道:“薛仁貴如今肩負重任,坐鎮安西關,此地關乎大唐西陲安穩,著實抽不開身。

既然你言裴行儉謀略與武藝皆十分出眾,倒不失為一個合適人選。

況且,裴行儉此前曾隨蘇定方去過新羅,對當地風土人情、山川地勢或有所瞭解,如此一來,此番前去,上手想必極為順暢。不知陸愛卿對此意下如何?”

說罷,目光投向陸通,眼神中帶著詢問與探討之意。

陸通趕忙恭敬地拱了拱手,神色鄭重說道:“陛下聖明,臣深以為此舉極為合適。如今北境都護府雖壓力頗大,可短期內暫無戰事爆發之虞。

如此情形下,裴行儉等年輕將領想要迅速磨礪成長,著實困難重重。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與其讓他們在安穩環境中紙上談兵,倒不如遣裴行儉前往新羅,於實戰之中積攢寶貴的戰爭經驗。

如此,待日後我大唐若逢戰事,這些年輕將領便能省去成長適應之艱難過程,直接擔起保家衛國之重任,為我大唐社稷立下不世之功。”

陸通言辭懇切,眼神中滿是對大唐未來戰事佈局的思慮。

李世民聽聞,不禁拂掌大笑,眼中滿是讚賞之色,朗聲道:“好!陸愛卿所言正合朕意。

那就即刻傳朕旨意,著裴行儉點齊兵馬,速速趕赴新羅國,助其平定倭國浪人武士之亂。

朕倒要看看,那些倭國鼠輩,在我大唐名將面前,還能如何張狂!”

言罷,神色間盡顯豪邁與自信,彷彿已然預見裴行儉得勝歸來之景。

李世民素性行事果決,當機立斷,即刻揚聲喚道:“來人,速取筆墨伺候!”

內侍們不敢有絲毫耽擱,眨眼間便將筆墨紙硯一一備好,置於案上。

李世民大步流星走到桌案前,挽起袖口,略一沉思,便揮毫潑墨,筆鋒遊走如龍蛇,洋洋灑灑地寫下一道聖旨。

須臾,聖旨寫就,墨跡未乾,李世民將聖旨仔細審視一遍,確認無誤後,鄭重地遞給身旁的內侍,神情嚴肅地吩咐道:“速交予傳令兵,務必八百里加急送往北境都護府,不得有誤!”

內侍領命,懷揣聖旨,疾步而出,尋得傳令兵後,將聖旨交予他。

傳令兵飛身上馬,揚塵而去,馬蹄聲如雷,向著北境疾馳,只為將這關乎戰事的聖旨以最快速度送達裴行儉手中。

李世民目光柔和卻又滿含期許地看向陸通,微微搖頭,感慨道:“陸愛卿啊,實不相瞞,朕心中著實更期望你能前往新羅國。

想當初,你於吐谷渾一戰中,大放異彩,那英勇之姿、非凡謀略,令滿朝文武皆為之驚歎。

然而,僅憑這一場戰事之功,於你而言,終歸還是有所欠缺。

朕對愛卿寄予厚望,日後還盼你能挑起大梁,撐起我大唐軍方一片天。

只是,愛卿生性灑脫,似有些憊懶之態,這著實讓朕頗為頭疼。”

言語間,盡顯對陸通的看重與無奈。

陸通聽聞,面上不禁泛起幾縷赧然,訕笑幾聲後,趕忙抱拳作揖,神色誠懇道:“陛下,何出此言吶!當今大唐,可謂人才濟濟,宛如繁星璀璨。

老一輩將領們,歷經百戰,經驗豐富,即便年歲漸長,卻依舊能披掛上陣,領兵帶馬,穩坐軍中坐鎮指揮,威懾四方。

而年輕一輩,亦是朝氣蓬勃,如春筍般節節生長。

雖說他們當下經驗稍顯不足,可成長之路,本就需經風雨磨礪。

微臣私心想著,若此生都無需再領兵出征,那不正彰顯我大唐將星如雲,熠熠生輝?

如此,方能威震四海,盡顯我大唐氣吞永珍之磅礴氣勢啊!”

言罷,眼中滿是對大唐盛世的憧憬與期許。

實則陸通心底,對帶兵出征一事,實在興致缺缺。

雖說於戰場上,領兵驅退胡虜、威懾外夷,那份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豪情,的確令人熱血沸騰。

可戰爭之殘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陸通每每思及,便滿心憂戚,從心底裡厭惡這等兵戈相向之事。

如今大唐人才輩出,既有能征善戰之士願效命疆場,陸通自然是求之不得。

如此,他便可安享清閒,於這繁華大唐之內,醉心鑽研,投身發明創造,為民生福祉添磚加瓦,致力於大唐的建設大業,將心中諸多新奇構想一一化為現實,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