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女子能頂半邊天,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堂之上,復有世家官員上書彈劾陸通,言其於涇陽縣招募女兵之舉,實乃悖逆天理人倫,有損國體,敗壞風俗。
李世民聞罷,面色微沉,心中頗不悅。念及胞姐平陽公主亦為女子,卻英勇善戰,頗有將才,心下暗思:何以女子便不能披甲執戈,馳騁疆場?此等言論,未免太過偏狹。
柴紹聞言更是面色鐵青,平陽公主乃其賢妻,勇冠三軍,豈容他人輕視?
當即與那世家官員針鋒相對,言辭犀利,毫不退讓,一時之間,議事廳內劍拔弩張,爭執之聲不絕於耳。
“盧大人,汝適才之言究竟何意?謂女子從軍便為亂綱常,莫非平陽公主亦屬敗德之輩?”
柴紹怒火中燒,雙目如炬,直視盧姓官員,厲聲質問,“汝且道來,今日老夫非要聽個明白不可!”
言罷,滿堂皆靜,眾目睽睽之下,那盧大人已是面如土色,不敢正視。
卻說那盧大人聞言,頓覺冷汗涔涔,心中暗叫不妙,竟忘卻了眼前這位柴駙馬的身份。
世人皆知,平陽公主於大唐立下赫赫戰功,便是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妄議公主半分不是。
此刻,盧大人唯恐失言招禍,額上汗水如珠,目光閃爍,不敢與柴紹對視。
“譙國公息怒,下官所言絕非針對平陽公主。公主乃是女中豪傑,英姿蓋世,何等人物,豈可與凡俗女子同日而語。
且觀古往今來,女子從戎者寥若晨星,實屬罕見。當此太平盛世,更不可與昔日亂離之時相提並論。”
盧大人急中生智,竭力措辭,企圖挽回局面,以免觸怒這位顯赫的駙馬爺。
“哼!”柴紹拂袖而起,冷哼一聲,卻也僅止於此。
儘管其妻平陽公主昔日曾有掛帥出征的壯舉,令他引以為傲,但在心底深處,他對女子披甲上陣之事仍存疑慮。
世間輿論如潮水般洶湧,非一己之力所能阻擋。
“陛下,涇陽伯此番行徑實屬忤逆,懇請聖上嚴加懲處,以慰民心。”崔氏官員越眾而出,正色啟奏。
“哦?不知崔卿家意欲何罪名加諸涇陽伯之身?”李世民端坐龍椅,宛如山嶽般沉穩,緩緩啟唇問道。
“這……”崔姓官員一時語塞,眉頭緊鎖,絞盡腦汁思量良久,終是發覺律法之中並無明文禁止女子從軍之條文。
“哪位愛卿知曉,女子若欲從軍,當如何定罪?”李世民目光如炬,掃視滿堂臣僚,聲如鐘鳴,洪亮問道。
一時之間,竟無一人能對此答言,蓋因歷來並無此等明文律例。
滿堂寂靜,唯有燭火輕搖,映照著眾臣面面相覷之態。
“陛下,雖無典籍明載,然倫理綱常,自古流傳。若今日破此先例,恐致黎民百姓家中不寧,爭端迭起,難以平息。”王珪緩步出列,面色沉肅,言語間透露出一絲憂慮。
“諸位愛卿,你以為如何?”李世民聞罷王珪之言,龍目微眯,威儀凜然,環視群臣,沉聲問道。
世家大族之臣紛紛出列,口稱讚同,言語間不乏奉承之意;而新晉勳貴們則默然無語,靜觀其變,未發一言。
“魏愛卿,汝可有見地?”李世民御指輕揚,目光如炬,直視魏徵,點名詢問。
“啟奏陛下,臣以為女子從戎,若出於其自願之心,則無不可。國之棟樑,非僅男子所能為也。”魏徵心中暗忖,陛下此舉頗為開明,即便自家並無女眷有此志向,亦當支援正道,遂毅然答道。
李世民輕頷首,眉宇間透露出讚許之意,隨即抬手示意,魏徵領命後緩步退回到群臣之列。
世家大族紛紛上書彈劾陸通招募女兵之舉,此番並非僅因女子從戎之事,實則涇陽縣女子今朝已能涉足往昔禁足之領域,諸多昔日不可為之事皆可為之,此等風尚竟漸行漸廣,乃至波及京畿諸縣。
若不及時遏止,恐日後男子將難望女子項背矣。
彼時男子之自尊可謂堅不可摧,男尊女卑之格局深植人心,不容輕言顛覆。
“罷了,此等閒言休再提起。若真有膽識,便去與涇陽伯辯個明白。”李世民言罷,目光一掃群臣,隨即輕輕揮了揮手,示意朝議繼續,轉入他事。
一眾世家官員聞言皆默然無聲,心中暗忖:那陸通豈是易與之輩?哼,願去者自去便是。眾人面上雖無波瀾,心中卻各自打著算盤,權衡利弊。
數日後,各世家所辦之報章上,紛紛刊載文章,筆鋒犀利地指責涇陽伯陸通開此先河,允許女子從軍之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