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李英歸寧,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日之後,李英歸寧之期至。
春、夏、秋、冬四位女子,皆乃陸老爺生前所救之孤女,無有雙親,故陸府既是其孃家,亦為其夫家,歸寧與否,於她們而言,並非要事。
然李英不同,身為衛國公李靖之女,歸寧長安,實乃禮數所在,不可輕忽。
陸通攜李英自涇陽啟程,一路風塵僕僕,終抵長安,歸寧於李府。
陸通命陸七抬來數十罈佳釀「酒中仙」,以及眾多精美包裝之糕點與數十匹上乘絲綢,悉數交予李府管事。
此番歸寧之禮,乃為答謝李靖夫婦將千金許配於他,情深意重,可見一斑。
陸通偕同李英拜謁李靖夫婦,口中道盡吉祥如意之詞,問候聲聲,溫言細語間流露出對長輩的敬重與關懷。
繼而,陸通與李英又前往李德謇、李德獎兄弟之處,與一家相見歡,互致問候,笑語晏晏中,共話新婚之樂,溫馨和睦,其情融融。
李靖命管事備下盛宴,欲與闔家上下,共聚一堂,暢飲歡歌,以享天倫之樂。
酒過三巡,李靖目光溫和,語重心長地對陸通道:“往昔行事,多有魯莽,今後既已成家立室,肩上擔子非同小可。凡事須得三思而行,深謀遠慮,方能穩如泰山,護家周全。”
言罷,舉杯示意,滿座皆靜,唯聞杯盞輕碰之聲,似是對這番話的無聲贊同。
“岳父教誨,小婿銘記於心,往後定當審慎行事,不再輕率。”陸通心中雖無悔於昔日斬殺倭使之舉,面上卻仍恭順回應,以示對李靖這位尊長的敬重與理解。
一番話落,廳內諸人皆點頭稱許,氣氛和煦如春。
紅拂女輕挽李英與李德謇兄弟之妻,襝衽一笑,引她們離席,步入內宅幽靜之處。此番欲與三女細語家常,共話婚後的點點滴滴,以慰女兒家細膩心思。
廳堂外,花影婆娑,微風送爽,三女輕聲細語,宛如溪水潺湲,流淌在青石小徑之間,增添了幾分閨中溫情。
李德謇之妻已有數月身孕,小腹微微隆起,似藏春意;而李德獎之妻亦於近日得孕,腹中孕育新生命的訊息,令紅拂女心中歡喜不已。
見二媳皆有佳音,紅拂女面上笑意更濃,心中暗自祈願,願子孫滿堂,家族興旺,福澤綿長。
此情此景,府中上下皆染上了一層溫馨祥和的色彩,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許。
“英兒,你也要加油才是。待到你懷胎之時,為孃的心也就踏實了。”紅拂女輕輕握住李英的手,溫言細語地說道。
她的眼中滿是慈愛與期盼。
紅拂女聞得女兒口中所述,陸通竟將春、夏、秋、冬四位女子納為平妻,心中雖有波瀾,面上卻未顯分毫。
她沉默片刻,目光溫和地望向李英,輕嘆道:“既是如此,你身為正妻,更要穩重自持。若能率先誕下嫡子,不僅母憑子貴,亦可穩固家中地位。”
李英聽罷,心中五味雜陳。
李英心知肚明,母親一番話語皆是出於對她的關懷與期望。
然而,她卻深知陸通待她與那春夏秋冬四女並無二致,皆是一視同仁的好。
李英本性淡泊,對於爭寵之事全無興趣,至於正妻之位,她更是看得淡然。
在她看來,情深意切遠比名分重要得多。
故而,即便身處此等境地,李英仍能保持一顆平和之心,不為外物所擾。
況且,李英與那春夏秋冬四女情誼深厚,猶如手足一般。
新婚之夜,她們更是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陸通的‘侵擾’,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早已超越了尋常的姐妹之情。
這般情深意重,又怎會生出絲毫嫌隙?
只是這類閨房私語,李英自覺不便向母親道來,只得將這份溫情藏於心底,獨自品味其中的甜蜜與溫馨。
李靖與陸通並坐而談,言辭間盡顯高遠之志,旁徵博引,妙語連珠。
李德謇與李德獎立於一側,屏息凝神,洗耳恭聽,生怕錯過半點精妙見解,亦不敢貿然插言,擾亂了二人的雅興。
李靖未曾料及,陸通不僅政務嫻熟,於兵法之上亦有獨到之見,一番交談下來,令李靖刮目相看。
此番識見,更讓李靖對這位乘龍快婿讚賞有加,心中暗自慶幸,得此佳婿,實為家族之幸。
尤其是陸通所提出的練兵之策,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士卒的紀律,更能讓軍容軍紀煥然一新。其言,練兵之道,首在嚴明軍紀,次在錘鍊士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