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借糧,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腦子寄存處~

貞觀元年。

東宮之內,李世民端坐龍椅,批閱奏章,處理國事,神情肅穆。

大唐初定,歷經玄武門之變與渭水之盟,李世民胸懷壯志,意欲一展雄才,以證己身,心中憋著一股不屈之氣,誓要開創盛世,名垂青史。

然天意弄人,關中之地突遭大旱,數萬災民流離失所,紛紛湧入長安周邊。一時之間,長安城內糧價飛漲,民生日艱,朝廷承受重壓,李世民面臨嚴峻考驗。

此時,朝廷國庫空虛,難以短時之內籌集足夠糧食以賑災民。李世民憂心如焚,思慮對策,以解此燃眉之急。

\"李君羨,各大世家可願借糧以助朝廷賑此災荒?\" 李世民手握硃筆,目不轉睛於奏章之上,同時向身旁的李君羨發問,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各大世家皆以無糧為由,僅獻數百石而已。\" 左武衛將軍李君羨聲音沉重,面露難色,向李世民彙報。

\"長安城內,各大世家糧鋪競相提價,如今糧價已飆至五十文一斗。\" 李君羨繼續稟報,言語間透露出對形勢的憂慮。

李世民手中之筆一頓,眉宇間閃過一絲凝重,隨即深吸一口氣,面色恢復平靜,心中暗自思量應對之策。

世家大族趁國難之際,貪婪地吸吮百姓之血,大發災難之財,此景令李世民心中怒火中燒,然而面對此情此景,雖懷憤怒,卻又感無奈,深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瞬間改變這盤根錯節的局勢。

\"然城中有一陸姓糧鋪,與眾不同,未隨波逐流提價,仍以五文一斗之價售糧,且實行限購。\" 李君羨言及此事,語帶讚許。

李世民聽罷,心情稍霽,暗自感慨,在這亂世之中,終有一家能持守良心,不隨波逐流,實為難得。

李世民埋首於堆積如山的奏章之中,長安周邊各縣紛紛上奏,請求朝廷繼續發放賑災糧食。然而,面對空虛無糧的朝廷,這些請求令李世民頭痛不已,心中焦慮如焚,苦思解決之道。

此次大旱,災民之眾,半數湧入長安,餘者則被周邊各縣攔截,盡力賑濟。然先前所發賑災之糧,各縣已消耗殆盡,如今無奈,唯有求助於朝廷。此情此景,令李世民倍感壓力。

涇陽縣衙之內,縣令陳忠面露苦色,他四處奔走,求助當地豪族富商,希冀他們能施以援手,共渡災荒。然而,所到之處,皆遭拒絕,令陳忠心中倍感無奈與挫敗。

涇陽縣內,賑災糧食所剩無幾,僅能支撐數日。災情持續,不知何時方能緩解,陳忠身處絕境,已無計可施,心中充滿無奈與焦灼。

\"大人,何不前往陸家莊一試?\" 主簿向陳忠進言,提出建議。

\"陸家莊昔日確乃富庶之地,然陸老爺五年前撒手人寰,其獨子尚且年幼。去年突厥陳兵渭水,陸家莊首當其衝,飽受戰火摧殘。此番劫難之後,陸家莊是否仍有餘糧,實在令人懷疑。\" 陳忠嘆息一聲,言語中透露出對陸家莊現狀的擔憂與無奈。

昔日,陸老爺乃涇陽縣內聞名的大善人,樂善好施,口碑極佳。每逢災荒,總是慷慨解囊,助人渡過難關。然今時不同往日,陸家莊自身亦遭逢不幸,其能否再施援手,確實難以預料。

\"不妨一試,或許有意想不到之轉機。\" 主簿苦笑一聲,心中自然明瞭陸家莊可能已無力施援,但在這絕望之際,任何一線希望都值得追尋。

午後時分,陳忠與主簿二人跨上馬背,疾馳前往陸家莊,希望能在絕望中尋得一線生機。

\"站住!報名號來!\" 六名壯漢,身著粗布衣衫,手持木棒,一字排開,擋住了陳忠與主簿的去路,大聲喝問道。

\"大膽!你可知……\" 主簿正欲大聲呵斥,卻被陳忠抬手製止。陳忠目光沉穩,示意主簿稍安勿躁。

\"我是涇陽縣令陳忠,特來拜見貴莊莊主。\" 陳忠語氣謙和,面對陸家莊,這個曾經的豪強,加之享有善名,他表現出應有的敬意與客氣。

\"三十六,你去稟報郎君。\" 其中一名大漢對同伴吩咐道,語氣中帶著對莊主的尊敬。

三十六目光掃過陳忠,隨後轉身,快步跑入莊內,前去稟報莊主。

陸家莊內,陸家宅邸的庭院中,一位面容俊朗的公子正在習武,身姿矯健,劍法流暢。四周,四位長相相似的侍女靜立旁觀,眼中流露出欣賞與傾慕之光。

\"郎君!郎君!\" 三十六的聲音先於其人抵達,充滿了急切與尊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