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問皇子,大唐鎮國公,空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之理。待到殿下著作等身,啟迪民眾心智之時,聖賢之譽必將不期而至。”陸通語重心長地對李泰言道。
師徒三人長談良久,直至暮色四合,方作辭行。
臨別之時,陸通親手遞上兩卷由其親筆纂修的史冊,內中詳載了往昔朝代更迭的重大事蹟與轉折點,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歷史的深刻洞察與獨到見解。
“此書歸去後細細品讀,待下月吾再來時,定要考較一番。”言畢,陸通拂袖而起,步履從容地離去。
李承乾與李泰各持一卷,面面相覷,眸中皆是不解與好奇交織的神色。
自李世民欽定儲君之日起,朝堂之上便悄然滋生出一股股暗流,群臣之間各有所屬,暗中支援著心中理想的皇子,彼此間雖表面和睦,實則心機深藏,波瀾不驚之下暗潮洶湧。
李承乾與李泰,不過是在朝堂風雲中被推搡前行的棋子,其見識尚淺,難以洞悉這紛繁複雜的朝局真諦。
朝中大臣各懷鬼胎,所代表之利益迥異,直至儲君真正登基之前,這宮闕之內,任何變數皆可發生,風雲變幻,無人能料。
二人非比肩於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功業赫赫,足以震懾群臣,縱然如此,亦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方得穩固江山。
故而,儲位之爭,實則暗藏無盡玄機,勝負之關鍵,端看誰的手段更為高明,誰能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中脫穎而出。
實則,太子李承乾最為堅實的後盾,並非朝堂之上那些搖擺不定的支持者,而是父皇李世民。
只要他能恪守本分,做個令父皇滿意的儲君,遵從李世民之意,那麼未來的九五之尊,便非他莫屬。
然而,這般話語陸通卻不可直言,唯有待李承乾自身有所感悟之時,輕巧地點破一二,方能收得最佳之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