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試點的初步成效,穿越之鐵血捕快,仙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平郡,這座位於西南邊陲的小城,在改革的浪潮中,正經歷著一場翻天覆地的蛻變。曾經,這裡的街道破敗不堪,房屋老舊,百姓們的臉上總是帶著愁苦與疲憊,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而如今,僅僅數月的改革試點,卻讓這座小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清平郡的集市上,集市裡早已熱鬧非凡。攤位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攤主們熱情地招呼著過往的行人,叫賣聲此起彼伏。賣布的攤位上,五顏六色的布匹在微風中輕輕飄動,散發著淡淡的棉麻香氣;賣糧食的攤位前,新收的穀物顆粒飽滿,色澤金黃,引得不少百姓駐足挑選。水果攤上,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還有各種叫不上名字的新鮮水果,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正站在一個賣農具的攤位前,仔細地挑選著一把鋤頭。他的臉上佈滿了歲月的皺紋,但此刻,這些皺紋裡都填滿了笑意。
“老闆,這鋤頭可真結實啊!”老人一邊擺弄著鋤頭,一邊說道。
“大爺,您可真是好眼光!”攤主笑著回應道,“這鋤頭可是用上好的鐵打造的,耐用得很!現在日子好了,大家都有幹勁兒,農具自然也得買好的!”
老人點了點頭,感慨地說:“是啊,多虧了這改革,咱老百姓的日子才有了盼頭。以前賦稅重,一年到頭辛苦勞作,也只能勉強餬口。現在好了,稅少了,手裡有了餘錢,就能買點好農具,把地種得更好。”
在集市的另一頭,一位年輕的婦人正在賣自己親手縫製的衣物。她的攤位前圍滿了人,大家對她的手藝讚不絕口。
“妹子,你這手藝可真好!這衣服做得又好看又結實。”一位中年婦女拿起一件衣服,仔細地打量著,說道。
“姐姐過獎了!”年輕婦人笑著說,“現在家裡負擔輕了,我才有時間做這些。以前啊,每天都忙著種地,哪有心思做針線活兒。”
而在田間地頭,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農民們在新引進的高產作物前忙碌著,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希望的笑容。這些高產作物在精心的照料下茁壯成長,嫩綠的葉子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向人們展示著豐收的希望。
負責試點的官員鄭銘,此刻正穿梭在田間,仔細地檢視作物的生長情況。他的臉上滿是興奮和喜悅,這些日子的努力和付出,終於看到了成果。
“鄉親們,大家加把勁啊!照這長勢,今年肯定是個大豐收!”鄭銘大聲地鼓勵著農民們。
“鄭大人,多虧了您啊!”一位農民感激地說道,“要不是您帶來了這些好種子,教我們新的種植方法,我們哪能有這麼好的收成!”
“這可不光是我的功勞,”鄭銘笑著說,“這都是改革的好處。新皇和葉大人一心為百姓著想,才有了這改革,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好日子。”
傍晚,鄭銘回到了縣衙。他顧不上休息,立刻開始整理這幾天的改革成果報告。他要把清平郡的每一點變化,每一個好訊息,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彙報給葉塵。
夜深了,縣衙裡的燈光依舊亮著。鄭銘坐在書桌前,手中的筆不停地在紙上書寫著,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報告中,他詳細記錄了新稅制實施後,百姓賦稅減輕的具體資料;新引進的高產作物的生長情況和預計產量;集市上商業活動的繁榮景象;以及百姓們對改革的支援和擁護。每一個資料,每一個細節,都飽含著他對改革的信心和期待。
終於,報告寫完了。鄭銘長舒了一口氣,他拿起報告,又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確保沒有遺漏任何重要資訊。他知道,這份報告對於改革的推進至關重要,它將成為改革派在朝堂上的有力武器。
第二天一大早,鄭銘便帶著這份報告,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他歸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將清平郡的好訊息告訴葉塵。他想象著葉塵看到報告時的喜悅,想象著朝堂上那些反對改革的人聽到這些訊息時的表情,心中充滿了期待。
經過幾天幾夜的奔波,鄭銘終於抵達了京城。他顧不上旅途的疲憊,直接前往葉塵的府邸。
“葉大人,我回來了!”鄭銘走進葉塵的書房,興奮地說道。
葉塵看到鄭銘,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鄭大人,辛苦了!快,快坐下,給我講講清平郡的情況。”
鄭銘將報告遞給葉塵,然後迫不及待地說道:“葉大人,這改革真是太及時了!清平郡的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大家都對新皇感恩戴德,都盼著這改革能儘快在全國推廣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