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鋼來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擂臺,沉默的戰神,金鋼來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禹於比武比文 ,並無生怯,而是信心十足,他想的是如何取勝。

兵法是書面的文字兵法,用於實戰還需歷練。

石妙興取出軍事內容豐富的三國演義,封神榜等交給漢禹,讓他好好閱讀用兵謀略,與兵法對應,以索取精華。

漢禹何等聰明,既已熟讀兵法,再與其中故事一一核對,不由驚呼;

“兵法之妙,均在於此!”

封神榜是神話故事,宣揚所謂正義的,與兵法銜接並不多,漢禹看了幾章,感覺索然無味,就放到一旁,再讀三國演義。

三國一書,既然屬演義 ,那也就是藉助古代三國的人物與基本框架進行的再創作,一些戰事,其實是後代戰事的附加。有一些事情,是完全的三國以歷朝歷代戰事的,而附會到三國時期的人物與時代的,所以,當熟讀兵法的漢禹一讀,馬上感覺興趣盎然,戰場情景如在眼前!

茂林寺承平已久,雖然九州的外界洋夷作亂,但是寺院與四周還算安靜,只是這幾年外界干擾增多,各種勢力抬頭,開始紛紛插手周邊,才令方丈極為擔憂。

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啊,國若不安的話 ,則家亦難安!

官家派人與方丈接洽多次,方丈才同意派出會武之人出寺弘法,卻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的事情要做,人數多寡不是問題,倒是石妙興提出的糧草成了第一大事。

他自己年事已高,就將文武以及用人之事悉數交由住持與房頭辦理,他全力與小灶師傅一起,準備出征的糧草酒肉事宜。

接到方丈號令的石妙興住持與各房,都開始了比武比文的準備。

比文場所簡單,就是把早課寫經的課桌移出來便是,而且人員不多。

比武場就是“動干戈”了,那是需要大場地的,石妙興要在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中間設立場地,四周皆是各房頭與弟子們觀察的場所,防止作弊等。

雖然不是燕青戰任遠那樣的決一死戰,但臨陣拜將確實是大事,來不得半點馬虎和粗心。

尤其,茂林寺這樣有千年武功傳統的寺院來說,更是關係茂林寺的名聲,與未來出寺弘法的成敗。

用木板搭起一座擂臺是必須的。

石妙興住持顯示了作為當年參加末屆武舉考試的卓越才幹,那就是真正的組織才能和文武兼備。

從雜事房召集人馬,運來木材,十幾位工匠一起下場忙活, 可是各司其職,絲毫不亂,有的用錛打去樹皮撫平木料,有的用墨斗打線整齊劃一,有的用鋸製作木板支柱,可以說各顯神通,進度之快超出想象。

每邊八根長二尺半的支撐木,每根支撐木的距離是二尺,依次向前植下八根,然後在上面搭上厚五寸的杉木板,很快,三丈見方的高臺搭建了起來。

為了安全起見,寺裡平常用於接待尊貴香客才起用的紅色毛氈,也被石妙興從倉房請出來,平鋪到了高臺上,防止摔倒受傷的意外發生。

緊貼著擂臺四周的三尺之內,也被鋪設了紅色毛氈,而且厚達兩層,這是因為一旦被打下擂臺時也不會傷人。

方丈住持與一應房頭,還有官府派來的代表人物等,都安排在寬敞的大雄寶殿前廳就坐,前面設有茶桌,擺放香茗,刀槍劍戟等的兵器架,就在大雄寶殿一側,另一側卻是另一種香案,上面燃上線香,後面擺放上長槍短槍等熱兵器。

達摩院長老與住持,在擂臺上分任執行官和判官,有他們門下弟子上臺競技之時,主動退出換人,改由其他長老秉持,防止作弊。

大雄寶殿廊簷之下,拉開一長條紅色橫幅,上面書寫著:

護法攘夷衛護九州平安

大雄寶殿對面兩棵杉樹之上,也面對面拉開一條黃色橫幅,上面寫著:

尚武克敵但望四海波晏

擂臺左側,是威風鑼鼓,戰旗招展,方丈住持、各房的旗幟分立左右,為比武擂鼓助威,為出征壯行;右側是茂林寺禪音團隊,也是住持與各房旗幟分立前後,提醒不忘茂林寺本性,以善為本,普度眾生離苦得樂為念。

一個下午時間,平地立起來擂臺,石妙興喊來各房房頭與各堂首座,圍繞觀看,力求十全十美。

“出征在即,伙食也要變了吧?”還是那個滿臉絡腮鬍的房頭說。

“已經稟告方丈,依我寺往年曆代出徵慣例,每日晚齋,開酒肉之戒,午齋開肉戒,早餐不變。從出征之日起,出征將士盡開齋戒,直至凱旋。”

“好好好,這才是出征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