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師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劉邦駕崩,哈哈大漢那些事兒,貳師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前 195 年,長安的皇宮內,一片陰霾籠罩。往日的繁華與喧囂彷彿被凍結,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重而壓抑的寂靜。
劉邦,這位大漢王朝的締造者,此時正躺在寢宮的病榻之上,面色蒼白如紙,氣息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他緊閉著雙眼,眉頭緊鎖,似乎在與那無情的病魔做著最後的抗爭。
寢宮之中,呂后焦急地守在一旁,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憂慮和恐懼。她緊緊握著劉邦的手,彷彿想要將自己的力量傳遞給他。“陛下,您一定要撐住,這大漢江山離不開您啊。”呂后的聲音帶著哭腔,顫抖不已。
劉邦的兒子們也都圍在病榻前,個個神情悲痛。劉盈,這位即將繼承皇位的太子,眼中滿是無助和迷茫。
在病榻的另一側,朝中的重臣們低頭而立,大氣都不敢出。蕭何、張良、樊噲等,這些曾經與劉邦一同征戰天下的功臣們,此刻也都面露憂色,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
劉邦微微睜開眼睛,目光艱難地在眾人身上掃過。他的眼神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銳利和威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疲憊和無奈。
“朕這一生,從小小的亭長起步,歷經無數風雨,終得天下。”劉邦的聲音微弱而沙啞,彷彿每說一個字都要耗費他極大的力氣。
呂后連忙湊近,“陛下,您莫要多言,安心養病。”
劉邦輕輕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想當年,朕斬白蛇起義,與項羽爭奪天下。那時候,生死只在一線之間,可朕從未退縮。”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追憶,彷彿又回到了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
“朕率領著兄弟們,一路拼殺。多少次,我們身處絕境,但都憑藉著一股不屈的信念挺了過來。”劉邦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力量。
“彭城之戰,朕遭遇慘敗,幾乎失去了一切。但朕沒有放棄,重整旗鼓,終於在垓下擊敗項羽,成就了這大漢基業。”劉邦喘了口氣,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朕本以為,天下已定,可以讓百姓們過上太平日子。可這幾年,朕的身體越來越差,這大漢的未來……”劉邦的聲音漸漸低落,眼中滿是憂慮。
劉盈哽咽著說道:“父皇,您放心,兒臣一定會努力治理好國家。”
劉邦看著劉盈,目光中充滿了期待和擔憂。“盈兒,你生性善良,但這帝王之道,需要果斷和智慧。朕希望你能在大臣們的輔佐下,成為一位賢明的君主。”
蕭何上前一步,“陛下,臣等定會盡心盡力輔佐太子,不負陛下所託。”
劉邦點了點頭,“蕭何啊,你是朕的得力助手,這大漢的政務,還需你多多費心。”
張良也說道:“陛下,臣定當竭盡所能,為大漢出謀劃策。”
劉邦看向樊噲,“樊噲,你這勇猛的兄弟,以後要多為太子保駕護航。”
樊噲重重地點了點頭,“陛下,俺樊噲就算拼了這條命,也不會讓任何人威脅到大漢的江山。”
劉邦又喘了幾口氣,繼續說道:“朕這一生,有過輝煌,也有過過錯。但朕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朕希望這大漢能夠長治久安,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呂后淚流滿面,“陛下,您一定會好起來的,大漢不能沒有您。”
劉邦緩緩地搖了搖頭,“朕的時間不多了。呂后,你要輔佐太子,切不可讓權力矇蔽了雙眼。”
呂后連忙應道:“陛下放心,臣妾明白。”
劉邦的目光逐漸變得模糊,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說道:“好好輔佐太子,守住這大漢江山……”
說完,劉邦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頓時,寢宮之中哭聲震天。呂后撲在劉邦的身上,悲痛欲絕。劉盈和其他皇子們也都嚎啕大哭,大臣們紛紛跪地,泣不成聲。
整個長安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百姓們聽聞皇帝駕崩的訊息,無不哀傷落淚。街頭巷尾,人們自發地為劉邦舉行悼念活動。
在皇宮內,呂后強忍著悲痛,開始著手安排劉邦的後事。她深知,此刻的大漢正處於關鍵時期,必須穩住局勢。
劉盈在大臣們的扶持下,開始準備登基事宜。他的心中充滿了壓力和責任,深知自己肩負著父親的遺願和整個大漢的未來。
而在朝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蠢蠢欲動,試圖在這權力的交替中謀取私利。但蕭何、張良等忠臣們緊密團結在一起,堅決維護著大漢的穩定。
在劉邦的葬禮上,全國各地的諸侯和官員紛紛前來弔唁。場面莊嚴肅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