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朱元璋的轉變
在下劉火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朱元璋的轉變,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在下劉火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分兩頭,這邊趙暉將白護法押入詔獄之後,回到住處寫了一封密信,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午門外的一處宅子內。
這是錦衣衛在宮外的一個‘辦事處’。
進了午門便是皇宮,普通錦衣衛自然不能隨意進宮。
但為了避免有緊急情況無法入宮通報的情況,毛驤特地在午門之外不遠處買了這麼一個宅子。
宅子裡每天都駐有兩名百戶級別的錦衣衛,這兩名百戶皆是身家清白攜帶有入宮腰牌的。
凡是有緊急情況需要稟報的,都需要將情況寫入密信,再以燒化的燭淚滴在信封開口處封口,用印章蓋上,確保密信內容不會洩露。
交由駐守在午門的一名錦衣衛百戶送入宮中,毛驤再將其開啟檢視密信內容,決定是否要彙報給朱元璋。
此時,謹身殿內,毛驤剛接到趙暉送進來的密信,內容赫然便是李文忠被刺殺的情況。
事關當朝國公,毛驤不敢拖延,連忙將密信呈奏給朱元璋。
朱元璋開啟密信剛看了第一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老五這小子剛出宮就調動錦衣衛?”朱元璋面色有些古怪。
不過他給朱橚錦衣衛令牌本就有預料到朱橚會調動錦衣衛,而且也不怕朱橚會利用錦衣衛亂來。
畢竟毛驤會第一時間將錦衣衛的動向彙報給自己,所以老朱對朱橚的行為倒也沒有太大反感,反而更好奇朱橚為何會調動錦衣衛。
其實可能老朱自己也沒感覺,經過朱橚最近這段時間的鬧騰,他對包括朱橚在內的其他兒子開始沒有那麼重的戒備之心了。
最近幾天,因為新設立的內閣剛開始執行,老朱還不太敢完全將所有奏章都交由內閣篩查,而是將三品以上官員的奏章統統讓人送到自己桌案上,由自己親眼過目。
三品以下官員的奏章則由內閣進行提前篩查。
但即便是這樣,他最近的政務也輕鬆了不少,連帶著朱標也閒了下來,不過朱標卻還是每天打著政務繁忙的旗號夜宿文華閣。
而老朱輕鬆下來,則開始關心起了自己那些“後孃生的”兒子們的功課。
(咳咳!這裡的“後孃生的”主要是形容那些皇子們不受朱元璋寵愛,不是罵人的哈!不過自朱橚以下的皇子們都是朱元璋的妃嬪生的,不是大娘生的,但熟知明史的鐵子們應該都知道“帝慟哭,遂不復立後”的含金量,所以也沒哪個妃嬪能稱得上“後孃”這兩個字。)
畢竟本來都是他的兒子,之前之所以戒備是害怕其他兒子起了歪心思。
但自從朱橚這幾次表現深得老朱滿意,老朱的想法也稍稍有些動搖了。
當然動搖的肯定不是立儲的決心,而是對其他兒子散養的態度。
饒是睿智如老朱,有時也會想,若是自己對其他兒子表現得更親近一些,會不會有其他兒子也能像朱橚這般聰慧,畢竟他可是洪武大帝!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自己那麼厲害,自己的兒子要是都像自己這般,嘶~想想都厲害!
嗯,老朱肯定沒想到,後世明史記載中,他的兒子們確實都很像他,不過是像他那般殘暴……
不說某個修明史修了一百多年的朝代會不會在史書裡夾帶私貨,但確實明初的藩王在明史裡有記載的,包括太祖實錄裡記錄的,只能用“多有不法”四個字形容,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相關歷史記載,這裡就不多囉嗦了。(再囉嗦讀者老爺們都要罵我了……)
迴歸正題……
老朱抱著好奇心往下看去,當看到李文忠被人下毒,不由氣上心頭,狠狠拍了一下桌子,震落了放得比較靠邊的幾本奏章。
毛驤對此習以為常,自然不會在老朱氣頭上去撿,要撿也要等老朱心情好了再說,不然高低挨一頓罵。
這要是朱橚知道了毛驤的心裡想法,指定一個問號打在臉上:?合著我上次撿奏章捱罵只是單純的因為老朱生氣?我還以為真的是我的行為僭越了!難道就沒有人為我發聲嗎?
看到朱橚為李文忠解毒,又帶著錦衣衛設計抓人,朱元璋又滿意地點了點頭。
還沒等朱元璋說些什麼,殿外伺候的太監匆匆跑了進來,稱曹國公求見。
“哦?保兒這麼快就來了?”朱元璋輕笑一聲。
保兒是李文忠的小名。
朱元璋對李文忠會入宮並不意外,於是揮揮手讓太監宣李文忠進來。
片刻後,李文忠身穿朝服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