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皇子跑路
在下劉火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皇子跑路,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在下劉火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十四年,大明應天府
“陛下!陛下!不好了!”一道尖細的聲音在奉天殿中響起。
奉天殿內,朱元璋手裡拿著一份奏疏,旁邊堆積著的是今天早朝群臣才送上來的奏。朱元璋的眼裡不見喜怒,一旁桌子上放著的膳食還未有人動過,此時已經有些發涼。
作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內卷皇帝,朱元璋的生活顯然十分枯燥,每天除了上朝就是批閱奏章,看這架勢,顯然不批完奏章,他是沒心思吃飯的。
聽到太監的呼喊,朱元璋抬起頭來,帶著些許被打擾的怒意,目光直射太監。
“什麼事情大呼小叫的?”
太監一驚,急忙跪稱:“陛下!周王殿下出宮了!”
“周王?老五?那小子不在自己殿裡準備就藩事項,出宮作甚?”
老朱滿臉錯愕,要知道早在年初,他便已經敲定了朱橚今年就藩的事宜,如今距離朱橚就藩之日已經不足二月,朱橚這時候又在鬧什麼么蛾子?
“回陛下,奴才在周王寢殿內發現一封書信。“
“書信?拿上來咱看看。”老朱神色一動,對著太監喝道。
太監急忙送上信件,老朱開啟信件看了起來。
“爹!孩兒不想就藩!”
剛看了第一行,朱元璋的火氣便冒了起來。
要知道就藩之事乃是朱元璋親自定下的,將自己兒子們分封出去,一來是不希望兄弟鬩牆,畢竟在他眼裡,儲君之位只有一個,只能是朱標。
為了避免其他兒子有不該有的想法,將兒子分封到各地,遠離政治中心,自然不會對朱標的位置有任何影響。
二來也是老朱的防人之心,在他看來,下邊的文武大臣可能會有忠心的,但是再忠心,那終究是人心隔肚皮,時日久長,難保不會有什麼人擁兵自重,做出危害大明江山的事來。
對比起外人來,老朱還是更放心自己的兒子,將兒子們分封各地,若各地有心懷不軌之人,各地藩王可以協助鎮壓,而且如今北元殘寇仍然蠢蠢欲動,將大明各地要塞交給自己的兒子鎮守,總比外人要來的靠譜點。
但是如今這老五竟然說不想就藩,在老朱看來,這無疑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
朱橚排行老五,這廝如果不願就藩,後面還有十幾個弟弟,將來其他弟弟跟著有樣學樣,也都喊著不肯就藩,那算什麼回事?
帶著一腔火氣,老朱繼續往下看了起來。
“孩兒從小對兵書不感興趣,自認為也不是帶兵打仗的料。”
“孩兒從小看著您帶兵打仗,受了不少傷,幾位兄長自小習武,這麼多年來也有不少隱疾落下,所以孩兒便想著學習醫術救治父兄,起初是為了能為父皇及諸位兄長分憂,時間久了,孩兒也從醫書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孩兒不像兄長們有領兵之才,只希望能精研醫道,成為一名濟世救人的大夫,但是學醫之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八歲起,孩兒便一直生活在宮中,再過二月孩兒便要就藩,一旦就藩,非皇命不得離藩,如此一來,孩兒怕是一輩子都無法施展胸中抱負。”
看到這裡,朱元璋面色稍霽,朱橚從小不像他幾個哥哥喜歡兵書,反而是跟在朱標屁股後面抱著書卷研讀。
不同於朱標自小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朱元璋對其他孩子的關心少之又少,好在馬皇后不像朱元璋那般偏心。
朱橚因為常年跟著朱標讀書,倒是經常在面前露臉,所以老朱自覺對這第五子的性子還是比較瞭解的,看到他是為了精研醫道才想離宮,怒氣也消了不少。
端起旁邊太監遞上來的熱茶,喝了一口,便繼續看了起來。
“加之近來孩兒觀母后氣色不好,孩兒不敢默然視之,近日一直求證太醫院院正,但是太醫院數名太醫會診卻無所得,孩兒自己翻閱醫書,發現有一神藥,名為天香豆蔻,食之有莫大作用,甚至可起死回生。”
“孩兒不願猜忌母后的身體,但事關母后安危,不得不謹慎而為,父皇如若看到此信,須多為母后安排太醫診斷。”
“孩兒此行若能尋回香豆蔻,若母后身體欠安,服之可保無虞,若母后身體安康,此神物亦能為我大明所有,若無緣得此神物,神州大地山高林深,孩兒亦想遊歷一番,增長見聞,望父皇寬心。朱橚敬上。”
看到最後,朱元璋虎軀一震,妹子生病了?這可不是小事!
連忙招來身邊伺候的太監。
“皇后現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