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yibei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君生我未生·與子偕老,終身誤,以北yibei,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月說她是衛國清平人,家中世代經商,在清平城中也算的上是大戶人家,她出生時家中剛好請了一名秀才來謄抄家譜,因父親沒讀過什麼書,所以請秀才給剛出生的女兒取名。那秀才說,古人有詩云:“煙花三月下揚州”,令愛三月出生,便喚三月吧,但願能像春花一般燦爛美好。

她也沒辜負三月這個名字,隨著時間推移長得越發靈秀,也是聰慧得很,四五歲便能背出《百家姓》,她父親也不願她做個睜眼瞎,所以讓她跟著家裡的哥哥們一起讀書。

說來也是巧,她父親給她兄妹們請的先生便是當年給她取名字的秀才。那秀才姓張名縉,家中原也是清平大戶人家,父親還做過清平的縣丞,但十歲那年父親病故,從此家道中落成了落魄公子。可到底出身於書香門第,生了一身正氣,也不苟同於其他破落公子,從小苦讀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重新光耀門楣。

終是皇天不負有心人,十六歲那年他便中了秀才,一時間在清平城中出了名,說是這麼年輕便中了秀才,以後前途無量!時隔一年,三月出生,再過幾年他便成了三月兄妹的先生。

可上天像是給他開了個玩笑一樣,十年過去了,那些與他同年考上秀才的人不是進士便是舉人,就只有他毫無進步。漸漸便有人嘲笑他說,他中秀才怕是老天打呼嚕去了才讓他中的,三月父親也有些嫌棄,便辭退了他,讓三月的哥哥們另拜先生,而三月也沒再機會學習。

這樣又過了五年,三月也越發出落的標誌漂亮,這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清平城中都知道李家出了個大美人。而三月也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在行了及笄之禮後,清平城中的首富顧家便請媒人上門說親了。

李家的生意平時也多靠顧家照拂,況且聽說顧家的那位兒子顧其懷,生得儀表堂堂知書達理且一心苦讀前途無量,若是能與顧家結秦晉之好自然有許多好處。這樣一想,李父李母便答應了這門親事,帶著三月上門回禮了。

李父李母原想,自家女兒生得花容月貌,況且還識得幾個字,在女子中也算是鳳毛麟角了,顧其懷不會看不上。可不曾想,在見面之後,顧家那邊卻以功名為重,婉拒了這門親事。一時間,李家成了清平城中的笑話,紛紛說帶著女兒高攀顧家,被人絕之門外。仔細詢問女兒當日情形,原來是顧家府中有位博古通今的丫鬟,自己的女兒被比下去了。

李母氣不過,不就是讀書嗎?別人能讀,自己女兒就不能讀了嗎?在盛怒之下,李母便將張縉請了回來,專門教女兒讀書。

話說那張縉,如今已過了而立之年,除了一個秀才的功名外別無所長,前年又意外喪妻,如今家中,就只剩下他與一個十二三歲的兒子。但父子倆都只會之乎者也,生活可謂是窮酸至極。

三月聽母親說了這些,心中對張縉多了幾分同情,也不知他的日子該如何過活。她正趴在書桌上,百無聊賴地翻著書,忽見一黑影入門,忙回頭站起身來,喊了一聲先生好。

張縉算是看著三月長大的,也知三月生得漂亮,可是五年未見,不曾想小丫頭竟出落得如此標緻,臉上雖稚氣未脫,卻越發顯出小女兒的可愛之處。當真是應了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他笑著說好,“幾年不見,三月都長成大姑娘了。”

她看著眼前的男人,和當年他走的時候一樣,一襲水色長衫,柔和好看的輪廓眉眼,明媚和煦的笑容未曾因落魄的生活減少半分。三月心想歲月對他當真是偏袒,她都長這麼高了,他卻一點沒變。“先生卻還是以前的先生。”她笑道。

聞言,張縉不禁失笑,“先生老了,長不高也長不好看了。”

“空有一身皮囊也無用處。”三月不以為意道。

顧家退親之事他也略有耳聞,心中也覺得顧家無禮,怎得先上門提親,又中途悔婚?實在不是君子所為。

“生在俗世,有一副好面容,又何嘗是壞事?”張縉和聲道,“更何況當今世人讀書,大多也不過是為了功名利祿,談不上多高貴。”

他這話也算是安慰三月,那顧家的公子也不過是一介俗人,犯不著為這事傷心。

“那先生為何讀書?”

張縉轉眼看著她,低頭笑了笑,將手中的書本放在桌上,緩緩坐下,語氣坦然道:“當然也是為了功名利祿”

她當即一愣,以為他會有什麼高談闊論,不曾想竟也是為了一世浮名。她不由笑道:“原來先生也是俗人。”

“不光俗,並且俗不可耐。”他看著三月,笑得溫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種你就滾+番外

寒梅墨香

穿成基德,我在柯南攪風攪雨

除卻君身三重雪

頂流他非要跟我談戀愛[娛樂圈]

西瓜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