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證少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武士敏,抗戰之新晉綏軍,立證少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快到年關時,李志堅已經將移民的事情大體安頓下來。
趁著快要過年時,李志堅決定趁著拜年的時機去拜訪一下兩個鄰居——第3軍和第98軍。準備和這兩個軍好好碰一碰,有條件的話儘量支援一點裝備彈藥,按照和第四集團軍打交道的經驗來說,應該可以和這兩個軍實現協同作戰。
第98軍作為陝軍一部,軍長武士敏一直是孫蔚如的下級,既然孫蔚如有心撮合兩軍的合作,武士敏對於孫蔚如這個老上級的好意,應該不會拒絕。
唐淮源的第3軍屬於中央軍旁系,且由於其駐地在山西,後勤補給不易,其裝備也不是很好。並且唐淮源是雲南人,令他想起了曲煥章,透過曲,讓他對雲南人都充滿了好感,並且抗戰以來,雲南人也變現出來了很高的氣節,李志堅想嘗試一下,團結這兩個軍一同對日作戰。
首先李志堅去拜訪了武士敏。
當初在孫蔚如給他舉行的送行宴上,李志堅和孫蔚如瞭解到,武士敏屬於純粹的軍人型別,他有著非常強的行動力,能帶頭衝鋒,如果只作為一名帶兵軍官,無疑是非常稱職的,並且也非常關照下屬,在下屬看來是值得追隨的長官。
不過作為軍長,其不善於與上級溝通,不會婉轉委屈的性格,也導致98軍一直不受待見。本來98軍就是雜牌軍,在軍長的這種性格之下,之前在隸屬十四集團軍時,就不能很好的融進去,因此獲得的補給也相對更少。
這次單獨分立出來,按照規定補給是由中央直接調配,不過情況也沒有好轉多少。
知道98軍的困窘,所以李志堅在去的時候也沒有空手去,而是帶了十門迫擊炮和一些配屬炮彈,以及二十挺日式輕機槍,五萬發子彈。
李志堅所帶的禮物令武士敏比較喜歡,沒想到李志堅剛登門就先給自己帶來一批武器彈藥,這些東西要比給他金條財物更讓他高興。
武士敏與第四集團軍的趙壽山關係莫逆,兩人之間互相有通訊,經常對軍情以及其他事務進行互相通報,從趙壽山處瞭解到,38軍透過和43軍的合作,隊伍的戰鬥力和裝備水平都上升了一個大臺階。
在98軍到了晉東南駐防後,孫蔚如給專門寫了一封密信,信裡的內容讓他有些舉棋不定,反覆看了很多遍後才用火燒掉。
孫蔚如在信中的意思只有一個,要藉著98軍在晉東南駐守的機會,透過李志堅向晉綏軍輸誠!
孫蔚如率軍在山西駐防幾年,對於山西的情況已經比較瞭解,知道山西的實力,並且他能感受到閻錫山和晉綏軍對第四集團軍的誠意,孫蔚如自然清楚對方的意思。
他更清楚自己的處境,現在楊被囚禁,他們這些楊的舊部,就是無根之木,麾下的部隊的未來,最終不是被當作炮灰被消耗,就是被某個勢力收編。
與其被動,不如主動尋找明主。他的第四集團軍目標太大,一直都有重慶中央的關注,並且第四集團軍暫時還有陝西的一部分財稅做支撐,多少還可以堅持一下,不必太早做出選擇。
但是對於一支同源的98軍,其被單立出來後,兵少彈缺,糧餉不濟,無人照拂必是覆滅的下場,所以應早做準備。
現在國內的強勢勢力,唯有重慶中央和晉綏軍,其作為楊舊部,歸順中央也難以善終,所以選擇最好就是晉綏軍。
從地理和傳承上,秦晉一衣帶水,98軍歸順的話,選擇就近勢力,也要比選擇其他的強。
並且遲不如早,在閻錫山就任全軍副總司令後,還有山西的一系列舉措,已經很明顯的表露出了自己的政治意向,之後要招納更多的人來投靠。如果98軍及早歸順,那麼閻錫山出於千金買馬骨,也要厚待98軍和武士敏。
並且透過晉綏軍的骨幹大將李志堅來傳達意思的話,既不突兀,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在楊被囚禁以後,孫蔚如就是楊舊部當之無愧的領袖,在武士敏心中同樣如此。
在看過孫蔚如的這封信後,武士敏一直在衡量這件事的利弊,思慮良久,最終決定按照孫蔚如的建議來做。
不過卻等待李志堅許久,在到了年關,李志堅才登門而來。
武士敏天性是訥於言的人,雖說多年的官場經驗讓他也能從容接人待事,但是性情如此,不喜歡寒暄,所以再和李志堅見面之後,互行軍禮之後就招待李志堅一行進入會客室。
李志堅進入之後,發現會客室內部也比較簡單,透過細節對武士敏的性格也有印證,這的確是一個習慣清苦生活的純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