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證少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論功行賞,抗戰之新晉綏軍,立證少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次的勝利,是自從日軍侵華以來的第一次大勝,意義之大,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此時淞滬會戰也剛剛結束,包括中央軍、川軍、粵軍、湘軍、桂軍、黔軍在內的七十萬大軍和日軍的大會戰,以中國方面的失敗告終,部隊損失二十幾萬,大部分參戰部隊折損過半,有些部隊甚至幾乎打光。
從淞滬戰場下來的中國軍隊沿著長江南岸向南京方向潰退,而二十多萬日軍在後面追趕,也跟著向南京趕來,南京保衛戰一觸即發。在日軍所過之處,到處都是驚惶流落的難民,到處是慘死的中國軍民遺體。
而在北方的山西,則是來了這麼一場大勝,三萬頭鬼子被宰,全國瞬間沸騰,讓人們都看到了一絲希望,中國不會亡,中國還有希望。
現在的山西,為了提振信心,為了應對下一次日軍的進犯,也為了慶祝當下的勝利,閻錫山就在忻口前線舉行了盛大的慶功會。
此次大勝,前線將士都是捨生忘死,浴血奮戰,都有大功於國。
而相對來說,此戰能勝,最關鍵還在於原平守軍能阻敵多日,否則在忻口一線根本就不可能佈置起綿密完整的防線來,後果簡直不敢想象,其所起的戰略意義極其重大,可以說沒有在原平的堅守,就沒有這一次忻口大捷,所以原平守軍功居一等。
作為原平最主要的守衛力量,196旅居功至偉,以傷亡超過八成以上官兵的代價阻擋日軍主力多日,況且196旅在堅守過程中也給予敵人重創,殲敵不少,此戰列為首功。
作為協助原平堅守的教導旅也功勞並列第一,教導旅的功勞主要在幾方面:
一是協助196旅守衛原平;
二是在協助守衛原平之前,在崞縣阻敵三日,意義也非常重大;
三是教導旅殺傷日軍人數最多。在忻口北線,教導旅幾次將日軍輜重隊伍全殲,殲滅日軍輜重人員近千人,在會戰期間與八路軍幾乎將日軍的後勤補給線掐斷,繳獲物資無數,並且收復縣城數個。
之後搗毀日軍炮兵陣地,又消滅幾百人。
在反攻時出力甚大,教導旅改裝的一百多輛裝甲卡車組成的突擊力量,不光殲滅日軍眾多,還直接摧毀了日軍第五師團指揮部,這也是導致日軍崩潰的直接原因之一,在日軍奔潰之後,教導旅繼續追殺日軍,從突擊到追擊殘敵過程中可以統計的戰果就超過兩千人。
這還不包括在日常夜襲,以及協助196旅堅守原平過程中的殺傷日軍人數,這些都未能詳細統計。教導旅的殲敵人數,保守估計都已經超過四千。已經完全超過了前線的任何一個軍。
在東線,教導旅下轄的教導3團也是堅守娘子關陣地的主力,所以此戰之中,教導旅的功勞與196旅並列首位。
至於參與作戰其他部隊,61軍雖然在大同作戰時表現一般,但是在陳長捷接任軍長之後,在忻口陣地上表現與在忻口陣地上其餘各部一樣,都堪稱良好,所有參與忻口、娘子關戰役(合稱太原會戰)的部隊都受到嘉獎。戰後論功行賞,在中央獎勵之外,閻錫山也自掏腰包補充了獎勵。
對於本次會戰中功勞最大的196旅和教導旅的主官李志堅、姜玉貞,兩人也由旅長升任師長,218旅的董其武在戰前就名震晉綏軍,這次會戰中受傷後還堅持不下火線,率領部隊頑強阻敵,所部也擴充為師,其本人升任師長。
李志堅抽調教導旅中教導一團和教導2團兩個團,補充四個預備役團,組建新3師,隸屬於61軍;
姜玉貞的196旅,補充三個預備役團,擴編為新4師,仍隸屬於34軍;
董其武的218旅,補充三個預備役團,擴編為新5師,隸屬於35軍;
教導旅編制繼續儲存,旅長由原副旅長尉遲鳳崗接任,以教導三團為基幹,補充兩個預備役團。
不過此戰中還有一個小插曲,作為北方軍官學校的教官的石作衡,作為李志堅的直屬教官,原本受到李志堅的影響而在軍校中的聲譽就很高,此次會戰中也立有不少軍功,之前擔任旅參謀長,本次也被提拔為209旅旅長。
從這一戰開始,以北方軍官學校為代表的新的中堅力量正在形成並茁壯成長,而在此以前晉綏軍的主要力量都是出身保定軍校。
當下,晉綏軍就擁有了5個步兵軍,12(原有9個,新成立3個)個步兵師,以及若干獨立旅,隨後對各軍的編制進行了補充,合併,最終每個軍3個轄作戰單位,其中61軍下轄:69師,72師,新3師;33軍下轄:7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