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證少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傅作義的大收穫,抗戰之新晉綏軍,立證少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李志堅所部還忙著在河北轉移移民時,從傅作義部傳來一個更好的訊息。
傅作義突襲了張家口,將張家口的繳獲全部收入囊中。
傅作義在率領35軍出擊張家口到大同一線時,原本想隔斷兩地的交通線,但是等了幾天,都沒能有什麼收穫。現在日軍在中國北方的重點在蒙古邊境,大同的日軍沒有作戰任務,所以不需要補給太多彈藥,加上夏季蔬菜糧食等補給,本地也能解決不少,就不再需要後方頻繁運輸物資。
於是傅作義決定試著直接打張家口。
傅作義在這一片活動良久,對周圍的日軍情況都比較瞭解,張家口是這一帶日軍的物資儲存地,而據他所知,這一帶的日軍主力在包頭和大同。張家口看似是蒙疆駐屯軍的司令部駐地,反而實力是最弱的。
經過對周圍的形勢進行分析,傅作義最終決定,在張家口打一下,他相信現在這裡留守的日軍力量絕對不強。
在戰鬥開始後,傅作義才知道張家口的日軍力量,比他想象的都要空虛。
在35軍前鋒突襲張家口的北城門時,守衛城門的竟然都是偽軍,這些偽軍看到有大部隊進攻後,竟然不抵抗四散逃開,城門也沒有關,直接放傅作義部進了城。
進城後的35軍先頭部隊本來還有點擔心,害怕是日軍的圈套,在詢問了抓住的偽軍之後才徹底放下心。
經過三次太原會戰,前線日軍損失慘重,為了增強大同的防守力量,就從張家口抽調了不少力量到大同,補充進在大同駐防的二十六師團中。
而後撤到張家口休整的三十六師團和三十七師團,又已經撤到了北平休整,所以現在張家口根本沒有日軍的主力駐防,可以說是張家口最空虛的時候。
在瞭解情況之後,傅作義再不遲疑,他知道這次自己運氣不錯,誤打誤撞之下,反而碰到了最好的時機。
於是直接率35軍主力就全部進入張家口,張家口城內的日軍大多是輜重守備部隊,在面臨突然進城的中國軍隊,既無戰鬥力,又無戰心,看見無法阻擋,就紛紛向城外出逃。
但是傅作義部騎兵眾多,這些出逃的日軍最後也沒有逃脫幾個,一戰消滅日軍五百多人,其餘偽軍兩千多全部投降。
張家口是蒙疆駐屯軍的物資集中地,有很多日軍的倉庫,經過35軍在戰後清點,他們在張家口的收穫,其中光步槍就有上萬支,輕重機槍二百多挺,火炮十幾門。其餘彈藥更多,光倉庫就放了十幾個,這些彈藥足夠傅部幾年用的,此外還有不少其他軍用物資。
這些繳獲,讓傅作義狠狠的吃了一口大肉。
日軍由於敗退的太倉促,且沒有主心骨,都沒有和上級進行及時彙報,以至於傅作義部將所有繳獲都運走之後,日軍才透過其他方式瞭解到情況,此時用飛機轟炸都來不及了。
傅作義在戰後,將此戰的戰報上報給了二戰區司令部和重慶軍委會。
傅作義部的收穫,令所有看見電報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不知道該說日軍大意還是太自大,張家口作為察哈爾省的省會,怎麼會就佈置那麼點兵力,然後還放有如此多的物資。
高層們透過傅作義的彙報,大概猜到了原因,日本本土現在還在不停的新建新部隊,並且從一些四聯隊師團中抽出一個聯隊來組建新部隊,這絕對是兵力不足的表現。
日軍從1937年7月以來,透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三次太原會戰等大會戰,老兵已經損失了幾十萬人。加上佔領區擴大,需要更多的部隊駐防,所以只能極力壓縮在後方的人員,而在張家口這種明顯是後方的地方,抽調的更加厲害。
所以這次讓傅作義瞅了一個大空子,趁著日軍空虛拿下了張家口,還弄到這麼多戰利品。
其餘的中國軍隊雖然眼饞,這些物資夠又來裝備幾個軍。但是東西畢竟是從日軍手裡奪過來的,所有人心裡也都很解氣:哼,小鬼子也有被人這麼狠狠搶奪的一天。
李志堅在得知這個訊息後也很高興,傅作義作為國內有名的戰將,35軍在他的帶領下,成了中國軍隊的王牌軍之一。
傅作義不光自己打仗猛,手下也有很多猛將,就如董其武、孫蘭峰、郭景雲等人,董其武和孫蘭峰都是猛將,郭景雲也頗是彪悍。
以往因為駐防綏遠,天氣寒冷土地貧瘠,出產較少。雖說傅作義還兼任綏遠省主席,但是手裡沒錢,沒資源,在第二次太原會戰後,中央電令傅作義到達綏遠駐防,酌機擴編。
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