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證少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組建預備役,抗戰之新晉綏軍,立證少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教導旅的訓練成果,閻錫山有點好奇,就將李志堅叫到督軍府專門詢問他練兵的方法,李志堅面對閻錫山也沒有藏著掖著,就把自己在教導旅用過的所有方法都詳細的說了一遍,聽得閻錫山也是頻頻點頭,不斷稱好,閻錫山雖然說是晉綏軍的最高首腦,但是其本人實際對軍事上的事情並不是非常專長,他的優勢更多在於經濟和治政,在聽李志堅說練兵方法的時候,竟然有了一些謙虛求教的味道。
在說完這些後,李志堅突然想起他之前的一個想法,於是趁機和閻錫山提出,“閻公,在整軍期間,我突然有幾個想法,我覺得我們擴軍,不一定非要擴充部隊,還有一些法子,可以藏軍於民,這樣既能擴充我們的武裝力量,還能節省開支。”
“那你說說看,有什麼辦法?”閻錫山有點好奇李志堅要說什麼。
“第一,我們可以成立一些警察學校,警察隊伍也需要專門的人才,如果是和平時期,這些人畢業後就當警察,但是現在是非常之時,在警察學校中按照準軍官培養,誰也挑不出毛病,而如果一旦開戰,這些人就可以馬上入伍。”
“振武,你這個腦子的確是活絡,這個建議挺好,部隊擴編的時候,楊星如就和我說過北方軍官學校的畢業生不夠用,我還在想怎麼解決,你的這個法子一下子就解決了問題。你說的幾個想法,還有什麼?”
“閻公,如果我們到時候大戰爆發,那麼前線勢必會產生傷亡,並且如果是和日軍進行大戰,那麼傷亡還不會小,我們的部隊在戰後不能及時獲得補充的話,後果可以想象的到。”李志堅說到這裡沒有再往下說,而是看著閻錫山。
聽到這裡,閻錫山的表情也變得凝重,沒有馬上開口,思索了一會問道“振武,你有什麼建議?”
“閻公,這就是我最近想的,我認為我們晉綏軍要提前建立預備兵員制度,在各地組建預備役部隊,士兵就是各地的青年,軍官可以是退伍的軍官來擔任,負責日常的訓練和指揮,在平時的性質類似於民兵或者保安團,日常中由各地方領導,我們不支付軍餉,而是由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這樣不會增加督軍府的財政壓力,在平時可以幫助地方政府做一些保境安民的事情,在戰鬥需要時入伍,對前線部隊進行補充,開始享受軍人的待遇。山西有一千兩百萬人口,暫時可以二百人抽一,年齡在16週歲到30週歲之內,這樣就可以建立6萬人的預備役力量,按照每一預備役團1500人的規模,這樣就可以成立起40個預備役團”。
“這個想法很好,那麼如何保證這些人在戰時就想參軍呢?”
“在選拔成為預備役的時候就要講明,每一個鄉民都有義務來保家衛國,參加預備役的人員就是為國為家做貢獻,這是從思想上教育,其次就是要給參加預備役的人員個人榮譽,參加預備役後受到國家的特別保護,享受優先成為國家工作人員的待遇,第三就是在經濟方面,要免除個人的一些稅賦,農民可以免除他個人二十畝地的稅,工人則可以享受一些特別津貼,不需要多,就是一個榮譽性質,這樣長此以往的強化之下,到時候大勢所趨,他們不遵守也不行,況且如果是國戰,我相信很多人本來是願意參軍入伍的。”
“那如何來進行組織呢,這不是亂糟糟一片嗎?”閻錫山有點疑惑。
“預備役的組織性肯定和正規軍不能比,他們只是一個兵的預備人選,不過也要登記在冊,每季度也要進行集中訓練時間可以是幾天,不過最好能達到一週,務必要做到連一級所有人之間都認識,連、排、班一級預備役軍官要認識下面的所有士兵,這些軍官的職務就按照退役前的職務和軍銜來定。訓練科目只安排基本的佇列和操槍就可以,熟悉佇列,能聽從軍令,會操作槍支,到時候戰時入伍後會更容易的轉化為一個合格的兵”。
“你說的40個預備役團,我們省內不止40個縣,並且有大有小,每個縣的人也都不一樣,這個團如何設定?”
“大縣的人數多,這個縣可能都不止可以成立一個預備役團,至於人少的縣,可能只是成立一個營,然後幾個縣的預備役總共成立一個團。”李志堅耐心的講解。
“你這麼說我就明白了,聽你這麼說,建立預備役團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牽涉的東西還不少,但是有一點,就是提前有一個組織,戰時補充的時候方便快捷,還比較省錢,是這樣嗎?”閻錫山這會徹底懂了李志堅的想法。
“是的,閻公,預備役的工作的確比較費事,不過國外很多地方都這麼做,這個牽涉到整個社會的管理,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