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理念之爭,探新文化,帶著戰神回明末,明道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若璉帶來的南方訊息,像一滴墨汁滴入清水,在朱由檢心中暈染開來。
南方一些地方,傳統戲曲班子遭受打壓,取而代之的是些……
怎麼說呢,李若璉形容得磕磕巴巴,說是些“奇裝異服,怪腔怪調”的表演。
朱由檢立刻嗅到了危險的氣息,這可不是小事!
文化傳承,茲事體大!
“豈有此理!朕好不容易把這大明文化復興的火苗點燃,怎能容忍宵小之輩肆意妄為?”朱由檢猛地一拍桌子,龍顏大怒,嚇得李若璉一哆嗦,差點跪倒在地。
“南方的事,必須嚴查!給朕徹查清楚,到底是什麼人在背後搞鬼!”
這股怒火迅速蔓延至整個朝堂,原本輕鬆的氛圍瞬間凝重起來。
大臣們面面相覷,大氣也不敢出,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撞到槍口上。
誰都知道,皇上對文化復興的重視程度,那可是堪比江山社稷的大事!
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在京城發生,朱由檢決定主動出擊,探索新的文化形式,進一步鞏固文化復興的成果。
他龍行虎步,直奔京城書院,打算在那裡和年輕學子們聊聊,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朕以為,我大明的文化,不能一味地抱著老黃曆不放!要創新!要與時俱進!”朱由檢站在講臺上,慷慨激昂地發表著自己的“文化新主張”。
他提出要打破傳統戲曲的限制,鼓勵創作反映現實生活的新作品,甚至可以借鑑一些西方的藝術形式。
此言一出,臺下頓時炸開了鍋。
年輕學子們本就思想活躍,一聽皇上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更是興奮不已,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皇上聖明!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復興!”一個激進的學子激動地站起來,大聲附和道。
“是啊!我們不能總是抱著老一套不放!要創新!要突破!”另一個學子也跟著起鬨。
很快,整個書院都沸騰了,學子們圍繞著朱由檢提出的新理念,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書院裡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彷彿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這古老的學府。
看著眼前這番景象,朱由檢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來,他的新理念比預想的還要受歡迎。
然而,他並不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皇上,門外有人求見,說是……孔秀才。”一個小太監戰戰兢兢地走到朱由檢身邊,低聲稟報道。
朱由檢眉頭微微一皺,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孔秀才?他來幹什麼?”朱由檢心中暗道不好,這老小子是個出了名的頑固派,最是看不慣新事物。
怕是來者不善啊!
果然,孔秀才一進門,就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指著朱由檢的鼻子就開始噴:“皇上!您這是要亡了大明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怎能說改就改?這簡直是……是……離經叛道!是大逆不道!”
他身後的幾個老學究也跟著附和,一個個搖頭晃腦,像是死了爹媽一樣。
“孔老先生,時代在進步,文化也要發展嘛!不能總是抱著老一套不放!”一個年輕學子忍不住反駁道。
“放肆!你懂什麼?老祖宗的智慧豈是你能理解的?”孔秀才吹鬍子瞪眼,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我……”那學子還想再說什麼,卻被朱由檢攔住了。
“孔老先生,朕知道您是忠於大明,但時代不同了,我們也要有新的思維方式。” 朱由檢耐著性子解釋,心裡卻暗罵這老傢伙不開竅。
“皇上,您這是被小人矇蔽了啊!那些奇技淫巧,都是些旁門左道,怎能與我大明正統文化相提並論?” 孔秀才越說越激動,唾沫星子亂飛,差點噴到朱由檢臉上。
朱由檢強忍著噁心,心中卻冷笑:旁門左道?
哼哼,等朕把坦克大炮造出來,嚇不死你個老頑固!
正在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請問,什麼是正統?什麼又是旁門左道呢?”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著男裝的俊俏公子走了進來。
不是別人,正是嚴悅。
她早就聽說京城裡出了個“文化頑固派”,今日特地女扮男裝前來一探究竟。
孔秀才上下打量了嚴悅一番,見她“男子”裝扮,言辭大膽,心中有些不悅:“你是何人?竟敢在此胡言亂語?”
“在下不過是一介布衣,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