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誰可為天子
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誰可為天子,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天子駕崩了?”
曹操有些不敢相信,他不過是帶兵前往汝南征討劉備,回來就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事情。
“是,弘農侯挾持天子,墜樓而亡。”
曹操有些無力的擺擺手,此時天子已經駕崩,真兇劉辯也已經一同殉亡,只能將在皇宮當值的侍衛全都處死,追究他們守護不力的罪責。
“主公,天子駕崩,其他諸侯必定前來哀悼,趁機向主公發難。”
荀攸想到之後的發展,感到事情愈發大條,急需曹操作出決定,如何應對諸侯的追責。
曹操越想越氣,正在思慮間,感覺頭痛欲裂,只能讓荀攸與程昱負責處理此事。
二人領命,便帶著眾臣在朝堂上商議接下來該如何做。
“天子駕崩,乃是大事,需儘快昭告天下,讓諸侯前來吊謁。”
“理應如此,與其秘不發喪,不如將事情大白與天下,讓諸侯百姓都知曉,並非主公之責,而是弘農侯蓄謀已久。”
於是荀攸以曹操的名義,昭告天下,弘農侯劉辯不滿被褫奪王爵,懷恨在心,謀害天子,讓諸侯速速入許都吊謁。
程昱等眾人散去,這才拉住荀攸,將自己的計劃告訴荀攸。
“天子駕崩,對主公也是好事,不如趁諸侯入宮之際,埋伏下刀斧手,到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如此天下可定。”
荀攸堅決否定程昱的計策,嚴詞正色拒絕:“此非君子所為,主公若是聽你的計策,到時天下群起而攻,乃是自取滅亡。”
程昱不置可否,認為荀攸太過愛惜名聲,又向曹操獻計,同樣也被拒絕。
弘農侯劉辯謀害天子,訊息傳到鄴城,秦炎也感到震驚,沒有想到劉辯竟然真的成功了。
崔琰聽聞天子駕崩,痛哭一場,直呼漢室自此滅亡。
荀彧雖然心有慼慼,但這些年經過秦炎的影響,早就認定漢室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因此並不像崔琰那般激動。
“主公,天子駕崩,曹操召諸侯前往許都,只怕其中有陰謀。”
郭嘉等人恐怕曹操會趁機設下埋伏,紛紛勸諫秦炎不要親自前往。
“河北可無崔琰,不能無主公。在下願代主公前往許都,若是曹操真有奸計,只求主公善待我之族人,勿忘當日承諾之事。”
崔琰神色決然,此去危險重重,自然不可能讓秦炎身赴險地,他對漢室忠心,想要親自送別天子。
“那就拜託季珪了,若是先生不能歸來,他日我必定率軍踏破許都,為先生報仇雪恨。”
秦炎最終還是同意崔琰的請求,讓他作為使者,代替自己前往許都,又怕崔琰真的發生意外,讓趙雲、太史慈兩人領千人隨行,又令張合、高覽領兵十萬,陳兵兗州邊界,以此威懾曹操。
不僅是秦炎如此,所有諸侯都沒有打算親自前往,都是派了使者,同時陳兵邊境。
一時間,曹操勢力周圍,足有數十萬大軍虎視眈眈。
“如今天子新喪,國不可一日無君,先帝尚有一子,理應立為新帝。”
曹操休養幾日,總算能夠處理政事。
劉協突然被害,讓他的戰略瞬間崩潰,天子如今不在,如何號令諸侯,再立新帝,成了當務之急。
“不過三歲稚童,如何能成為新帝,莫非曹公還想要挾天子令諸侯不成?”
此前曹操迎接天子,諸侯後知後覺,此刻都識破了曹操的想法。
“我主劉景升,乃是漢室宗親,雄踞荊州,乃是仁義之主,未嘗不能為天下共主。”
劉表麾下蒯良率先站出來反對,認為劉表更有資格繼位天子。
“我主劉璋,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亦是漢室宗親,又比劉荊州年輕,也能繼位為新帝。”
劉璋麾下從事王累也站出來反對,益州雖然偏遠,劉璋也並非雄主,但既然能替主公爭取天子之位,也不能就此放棄。
“即便兩位使君不能繼位,還有其他宗親,總比稚童要好,諸君莫要忘了當年董卓之亂。”
虞翻也站出來,以董卓把持朝堂暗示曹操,立刻得到一眾使者響應。
劉備派出的使者孫乾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想想前面兩位,都是身世顯赫的宗親,以主公現在的情況,根本沒有資格開口。
曹操面色陰沉,見崔琰皺眉,卻一直沉默不語,也想聽聽他的想法,這位對漢室忠心之人,想來應該會贊成他的意見。
“季珪為何沉默不語,既然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