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兄弟反目,爭奪冀州,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子可與袁尚言說,聽聞主公薨逝,憂傷過度,臥床不起,無法遠行,只好在南皮府邸恭請靈位,每日祭拜。”

袁譚依舊有些猶豫,這個藉口雖然說的過去,但是內心難安。

“目下正是秦炎曹操兩大強敵環伺,公子不可有婦人之仁,因小失大,一旦渤海失陷,我軍便喪失根基,如何再與袁尚爭奪?”

想到將偌大的冀州與幷州拱手讓人,袁譚也是心有不甘,最終寫了一封書信,讓郭圖代為送往鄴城。

相比於袁譚,袁熙的反應倒是極為平淡,他作為次子,自然也不會有繼承袁紹遺志的機會,因此反而認可了袁尚的地位。

“袁譚竟然不親自前來,還真是不忠不孝,難不成父親新喪,他就想要兄弟相殘不成?”

袁尚見到袁譚的書信,自然不會袁譚憂思過度的理由,反而認定他是想趁機操練兵馬,伺機起兵攻打他。

自從接受了袁紹的官爵,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讓他也不捨得主動放棄。

“父親生前就將大兄過繼給伯父,本就再無機會繼承父親遺志。吾也不想手足相殘,待我修書一封,與大兄重修於好。”

袁尚有諸多理由反駁,但又言之鑿鑿,不想與袁譚有衝突,反倒讓郭圖有些不適應。

本想著早些離去,此刻反倒感覺有必要留在鄴城,看看袁尚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尚欲征討公子,請公子早做決斷。”

郭圖見袁尚近日整頓兵馬,以為他要率先起兵,於是趕緊寫信告知袁譚,讓袁譚早做準備。

“袁尚居然想要趁我麻痺大意之時,出兵征討我,多虧郭圖先生在鄴城替我通風報信,否則大禍臨頭我尚且不知曉。”

於是悄然起兵三萬,星夜趕往鄴城,討要公道。

郭圖得了訊息,也趁著城中戒備鬆弛,早早離去,在路上與袁譚、辛評兩個會合。

“主公,袁譚興兵三萬進犯鄴城,與袁尚戰於界橋。”

“袁尚自恃勇力,斬殺了袁譚麾下戰將彭安,又有袁熙前來相助袁尚,袁譚自知不敵,於是詐降,設下鴻門宴,邀袁尚入營共飲,消弭隔閡。”

“又被審配識破,袁尚怒而再攻袁譚,與袁譚交戰數合,大敗袁譚。”

“如今袁譚再次退回到南皮,意圖向曹操求援,我軍當早做打算。”

秦炎自從大敗袁紹之後,乘勢又佔領了中山國,常山郡,安撫百姓,又將麾下四萬士兵派往右北平,支援郭嘉,如今剛剛打退踏頓,正在右北平整頓休養。

“曹操新的青州,實力大增,只怕劉備在徐州也不能堅持多久。”

“在下斗膽猜測,不出三月,劉備必然兵敗,徐州也會落入曹操手中。”

沮授田豐將最近袁尚與袁譚兩部的動向仔細甄別,這才向秦炎彙報。

“袁譚孱弱,我軍此時應該先征討他。斷不能讓曹操有染指冀州的藉口。”

秦炎當機立斷,讓徐晃、張遼領三萬軍馬加上五千鐵騎,以沮授為軍師,進攻渤海郡,他與田豐領剩下的三萬兵力鎮守常山郡。

“袁譚當真是吃裡扒外,竟然還想與曹操聯姻,此舉無異於引狼入室。主公決不能讓袁譚成功,否則我軍腹背受敵,再難與秦炎抗衡。”

審配也接到袁譚向曹操求援的訊息,勸袁尚即刻發兵,進攻平原,將曹操進入冀州救援袁譚的通道切斷。

袁尚也對袁譚失望,他最初集結軍馬,實際是想聯合兩位兄長,合力對抗秦炎,卻被郭圖誤解,無奈只好發兵攻打。

於是起兵五萬,讓呂翔呂曠二將領三萬兵卒為先鋒,圍困平原。

袁譚也知平原於他而言,乃是最後的生路,於是捨棄了徐晃張遼,傾全部四萬兵力,解救平原。

部將岑璧領兵前來,被呂曠斬於馬下。

袁尚乘勢進攻,袁譚不能抵擋,只得進入平原城中堅守不出。

沒有袁譚阻攔,徐晃、張遼兩人勢如破竹,僅僅半月時間就將渤海郡佔據,領軍屯兵南皮,伺機再動。

如今秦炎已經佔了冀州四郡之地,袁尚與袁譚又在手足相殘,在諸侯眼中,秦炎佔據冀州只是時間問題。

曹操在許都,也感受到了秦炎帶給他的巨大壓力,不願坐視秦炎獨享冀州,於是命令麴義從青州出兵,前往平原援救袁譚。

又與徐州陳登陳珪暗中聯合,對劉備發動致命一擊。

“曹操惡賊,竟然讓人偷襲鄴城!”

袁尚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職公敵

石三

星辰之主

減肥專家

觸及天穹

何以執筆

修仙

易折

大唐:九五至尊

小波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