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誰讓新兵上戰場的?
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誰讓新兵上戰場的?,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炎見到田豐,見他身形略顯狼狽,有些滄桑。
“元皓先生,別來無恙。”
朝田豐拱手,言語間對他極為和善。
“見過使君,手下敗將,不值得使君如此。”
田豐自嘲一笑,想當初袁紹初見他時,也是這般彬彬有禮。
“與先生交鋒數次,便知先生乃是腹有良策之謀臣,今日總算能夠有幸相談。”
“若無使君麾下張合將軍,恐怕在下已經淪為刀下亡魂。”
田豐暗自唏噓不已,想到郭圖逢紀之輩那些蠅營狗苟,不免有些悲涼。
“不知元皓先生今後有何打算?”
秦炎已經得知田豐在袁紹軍中的遭遇,雖然有些趁人之危,但卻也正是招攬他的時機。
“在下本就與身陷囹圄無異,幸得使君搭救,無以為報,請願投效使君麾下,施展滿身學識,為明公出謀劃策。”
秦炎立刻答應下來,
“元皓能助我,也是我之幸事。”
隨後讓人先帶田豐前去安全之處休憩,自己繼續坐鎮中軍,等待眾將追擊結束。
天色漸亮,追擊袁紹的隊伍陸續返回。
“這一戰當真痛快,許久不曾有過這般戰鬥了。”
徐晃多在郡府駐守,與秦炎並肩出征的次數少了許多,此次請纓作為先鋒,也算是得償所願。
袁紹一路潰敗,倉皇逃入易京。
清點兵馬,如今只剩下十六萬不到。
易京易守難攻,是當初公孫瓚為抵禦袁紹而建,在他敗亡之後,易京也被袁紹趁機攻佔,如今成了他棲身據守的堅城。
“主公,易城與易京毗鄰,可派一支軍馬前往駐守,互為犄角之勢。”
逢紀向袁紹諫言,於是讓他與審配領了六萬兵馬,駐紮在易城,袁紹統領剩餘的十萬士卒屯在易京。
郭圖見逢紀與審配領了六萬士卒單獨駐紮,恐怕他們作出違逆的事情,於是又向袁紹建議,讓袁譚前來支援。
“眼下我軍損兵折將,大公子身負勇力,理應前來支援主公才是。”
袁紹深以為然,折損了顏良文丑兩員上將,麾下只有呂布一人可能上將,讓袁譚前來相助,倒也合適。
至於青州大小事務,交給麴義全權處置。
交代了諸多事務,袁紹終於支撐不住,倒了下去。
連番受到戰事失利的打擊與驚嚇,讓他身心俱疲,因此生了一場病。
袁尚與郭圖商議,認為此時大軍急需休整,重振士氣,因此命令逢紀堅守城池,不得私自出戰。
秦炎正有此意,經歷幾次大戰,人馬早已經疲憊。
在距離易京三十外選定營寨的位置,就此安頓下來。
兩方人馬,好似心照不宣一般,全都不再主動進攻,抓緊時間休養生息。
如此僵持了月餘時間,袁譚總算帶著三萬新軍趕到易京。
“父親身體如何?”
袁譚策馬進入易京,立刻來見袁紹,對袁紹的病情十分關切。
“已無大礙,只需再調養三兩日,又能領軍作戰。”
袁紹活動下手臂,讓袁譚安心。
父子二人又交談許久,感情有所增進。
等袁譚離去休息,郭圖這才從外面進來,向袁紹進言:
“主公,易城不可無大將鎮守,大公子能征善戰,通曉軍事,正是合適。”
袁紹深以為然,於是令袁譚領著三萬新軍前往易城駐守,與逢紀、審配會和。
郭圖見此,心中竊喜,袁譚前往易城,便能壓制逢紀與審配二人。
逢紀怎會看不穿郭圖的心思,也開始暗中謀劃。
袁紹如今已經痊癒,自然又想要出擊,進攻秦炎。
“我軍雖然遭遇兩次大敗,但兵力已經還有二十萬之眾,如今大軍休整完畢,士氣恢復,正該再次出擊。”
他的眼中充滿復仇的怒火,至今遇到的兩次大敗,全都拜秦炎所賜,心中無論如何都不甘心。
“明日呂布為先鋒,郝萌、魏續、呂翔、呂曠為副將,領軍三萬,進攻秦炎營寨。”
又讓袁譚領兵兩萬,審配為副將,從易城出發,作為後軍。
他自領五萬兵力,坐鎮中軍。
眾將領了軍令各自準備,袁紹又開始擔憂青州的安危。
“曹操征討劉備,關羽張飛二將雖然勇猛,但曹操麾下亦猛將如雲,又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