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二帝同朝,南帝和北帝,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九四年三月。

一則訊息傳遍天下,世人震驚。

弘農王劉辯在袁紹的擁護下復起,定都鄴城,封袁紹為大將軍,詔天下諸侯入鄴城朝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許都,

曹操接到訊息,直呼不可能,“弘農王早被董卓戕害,如何死而復生?袁紹此人膽大包天,竟然私自擁立天子,當真可惡!”

朝堂上,其餘百官都是一臉不可置信。

就連劉協也是難以相信,坐在皇位上,一言不發。

“主公不應前往,如今新帝且不論真偽,如今這一身官職,全都是當今天子冊封,自然要遵從禮制。”

郭嘉與荀彧都是這般想法,認為秦炎不應前往,一旦前往,便是不尊當今天子,落人口實。

四月,

袁紹邀北海相孔融入城證實,又請許都王司徒、幽州牧劉虞同往驗證。

幾人見到劉辯全都瞠目結舌,不敢相信。

原來劉辯自從被廢之後,便知早晚遭遇不測,因此日夜準備,暗中尋到相貌相仿之人,以為後手。

等到董卓來時,便是替身赴死,自己金蟬脫殼。此後歷經磨難,最終來到袁紹這裡。

有說了許多秘辛,如此才確定是昔日廢帝弘農王。

一時間諸侯思想各異,就連許都朝堂都開始人心浮動。

雙方均不承認彼此正統,但又拿不出天子象徵,傳國玉璽,因此更加令人浮想聯翩。

幷州李傕首先承認劉辯帝位,授大司馬,領幷州牧。

此後又有公孫瓚馬騰孫堅等諸侯,先後承認劉辯帝位,派出使者朝見,也都有封賞。

至此,兩帝同朝局面已成,鄴城號為北帝,許都號為南帝。

隔河遙相對峙。

五月,劉虞起兵十萬,以南帝之名,討伐公孫瓚。

幷州李傕起兵八萬,想要前後夾擊劉虞,劉虞自知首尾難顧,派田疇向秦炎求援。

於是,秦炎盡起所部兵馬三萬,帶著麾下黃忠、太史慈、趙雲、徐晃、張合,以郭嘉、沮授為軍師,出漁陽,前往代郡阻擊。

留荀彧在後方統籌全域性,田豫、閻柔為輔助。

此時魯肅正在東城部署江東諸地,因此錯過。

早在獻帝遷都許昌之時,劉備就已經朝見,因此身份得到證實,拜為皇叔。

南帝又命劉備、呂布兩部,盡起兵馬,挾制袁紹,因此袁紹所部,不敢輕動。

幽州,再一次成為諸侯矚目之地。

代郡。

秦炎穩坐中軍,早有郭嘉與沮授做好部署。

李傕深知秦炎麾下勇猛,不敢冒進,屯兵於平舒,與秦炎對峙。

再說劉虞因為在州郡中的名望,初入右北平郡中,幾乎未曾遇到阻礙,可謂高歌猛進。

公孫瓚此時滿面愁容,不曾想到劉虞竟然聚集了如此大軍,這才吃了敗績。

“如今劉虞勢大,我軍當如何應對?”

將麾下召集,公孫瓚沉聲詢問。

“劉虞麾下兵員戰力不如我軍,不過是仗著兵力眾多罷了。”

“彼所過之處,命令麾下不得侵擾百姓,此是仁善之舉,亦是我軍破敵所在。”

麾下嚴綱沉思良久,出來獻策。

“主公可派麾下趁夜放火,劉虞必定混亂,我軍則可以乘勢襲殺。”

公孫瓚欣然採納,對嚴綱大加稱讚。

當夜挑選出精銳數百人,由麾下鄒丹率領,趁風勢放火。

果然火借風勢,瞬間形成連營之勢。劉虞得知訊息,急忙命令士兵救火,一時間,軍營之中陷入混亂。

見火光升起,又聽見人聲混亂,公孫瓚一聲令下,率領部下衝殺進去。

猶如狼入羊群,公孫瓚所向披靡,瞬間就有成片計程車兵倒下。

劉虞得知公孫瓚襲營,慌忙不已,在齊周等人的掩護下,終於退出軍營。

看著漫天火光映照著倒在血泊中的麾下士兵,劉虞滿臉心痛,大呼是自己之錯,誤瞭如此多的性命。

在部下簇擁下,往後方撤退,又遣人前往烏桓鮮卑諸部求援。

此前因為劉虞強勢,將公孫瓚所部打散,因而許多部隊都沒有來得及收攏,正在朝公孫瓚部聚集。

恰好遇到潰逃的劉虞,趁機衝殺了一陣,竟然將劉虞並麾下多人一併生擒。

公孫瓚得知訊息,十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職公敵

石三

星辰之主

減肥專家

觸及天穹

何以執筆

修仙

易折

大唐:九五至尊

小波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