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常山趙雲
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常山趙雲,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小將是誰?”
眾人無不好奇,也不知究竟是誰家部將,卻是如此有膽。
秦炎看著那人身影,只覺得似曾相識,又不敢確定。
卻說那小將迎上張濟身邊的將軍,二人皆是手握長槍,一杆虎頭湛金槍,一柄亮銀涯角槍。
身下兩騎嘶鳴,長槍舞動,好似針尖對麥芒,針鋒相對。
交手十餘合,全都面帶驚疑,本是相似招式,使槍的兩人卻是不曾相識。
“張濟身旁的那人,應是其子侄張繡了。”
“至於那白馬銀槍的少年,不出意外,便是趙雲了。”
秦炎看著兩人的招式,愈發堅定心中的想法,不過也是奇怪趙雲為何會出現在聯軍之中。
沒有了張繡從旁策應,張濟一時難以招架太史慈的猛烈攻勢,一時間落入苦戰。
張繡心憂叔父,也無法專注一戰,只能奮力撥開趙雲探出的一槍,又將太史慈手中雙戟彈開,策應著張濟退去。
眼見張濟叔侄二人退回軍陣,聯軍這邊,爆發出一陣海嘯般的歡呼。
呂布見太史慈與趙雲策馬朝他而來,也知曉二人勇武,也不戀戰,棄了黃忠,兀自返回營中。
袁紹見呂布退去,心中大喜,傳令聯軍趁勢衝殺了一陣,得勝而歸。
秦炎站在營寨行轅前,見到黃忠太史慈趙雲三人聯袂歸來,也是喜不自勝。
三人來到秦炎面前,趙雲上前一拜。
“常山趙雲受本郡推舉,特來投效。”
秦炎自然不會拒絕,當下與三人並肩同行,返回營帳。
趁著路上交談,秦炎終於知曉了事情的原委。
趙雲受到州郡推薦,前往漁陽投效秦炎,見到田豫之後,這才得知秦炎已經出發前來與諸侯會盟,於是又馬不停蹄,星夜趕來。
恰好遇到虎牢關下鏖戰呂布,正想著建功,也就躍馬提槍,加入戰局之中。
經此一戰,黃忠之名徹底在諸侯間傳開,如今眾人皆知,秦炎手下有著三員猛將。
獨佔呂布不落下風的黃忠,力戰生擒華雄的太史慈,還有白馬銀槍的小將趙雲。
才一進入主帳,秦炎四人就受到眾人熱情接待。
袁紹更是許諾,等到戰事平定,為秦炎四人請功。
如今又是打了一場勝仗,慶功酒宴,不在話下。
虎牢關中,董卓與麾下齊聚一堂。
今日雖然敗了一陣,但張濟張繡表現讓董卓很是滿意,因此又對兩人褒獎一番,封了軍職。
“虎牢關前,有吾兒奉先在此,那關東聯軍,不過土雞瓦狗爾。”
董卓依舊志得意滿,自信憑藉虎牢險關與呂布無雙勇武,聯軍遲早被擊潰。
不過麾下卻有一人暗自搖頭,顯然並不認同董卓的想法。
此刻已經想著如何脫身。
董卓擔憂久不在雒陽,朝堂生變,因此留下呂布鎮守,自己返回雒陽。
“如今董卓已經返回雒陽,虎牢關中只有呂布,還望諸君莫要留力,全力破關。”
袁紹接到細作的訊息,當即命令聯軍明日之後,全力進攻,強行破關。
接連七日,諸侯聯軍都不曾停歇,每日輪番進攻虎牢關。
便是呂布天下無雙,也深感疲憊,更別說麾下將士,早已經叫苦不迭。
又見李傕郭汜二人在汜水關前折了幾陣,倉皇退到虎牢關中,與呂布匯合。
也因此,諸侯聯軍再次合兵一處,對虎牢關的攻勢更加猛烈,便是此等險關,也已經搖搖欲墜。
又三日後,董卓火燒雒陽,挾天子並文武百官,往長安去了。
聯軍眾人得知訊息,趁機攻破虎牢關,不做停留,紛紛朝雒陽奔襲而去。
遙望雒陽城中,火光沖天,黑煙遍地,急忙讓兵士入城滅火,諸侯不得入城,只能在城外荒地駐紮。
“董卓狼狽逃亡長安,正是我等聯軍趁機追殺,奪回天子百官的好時機。”
曹操目視袁紹,語氣嚴肅,有些氣惱袁紹竟然躊躇不前。
“我等連日奔波,士兵疲憊,不宜繼續追擊,況且董卓手下尚有兵力,若是遇到阻攔,又該如何?”
袁紹嘆息,任憑曹操如何勸說,打定心思不能冒進追擊,況且一眾諸侯也都贊同,自然有恃無恐。
“豎子不足與謀!”
曹操也動了真火,不顧顏面,對著諸侯破口大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