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這天子,送你了
予暗同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這天子,送你了,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予暗同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奉見已經得救,拖著身子與秦炎見禮。
又說丟失了天子,羞愧不已,請秦炎派人尋找。
麾下將士找了半日,直到天黑,都不曾尋見。
此時有士兵來報,曹操得知秦炎在此地遭遇牛輔軍隊,正在趕來的路上,支援途中遇到天子,已在一里外。
秦炎驚訝,感慨曹操真是好運。
片刻之後,兩部軍馬相遇。
秦炎與曹操相見,曹操又將他引薦給天子。
秦炎終於得見,此時獻帝劉協有些驚魂未定,但還算鎮定,並未有出格的舉動。
“倒是難為這孩子了。”
秦炎暗自搖頭,眼前的劉協,目前不過十一二歲,能有這般鎮定,已經算是難得。
畢竟君臣有別,秦炎不再繼續關注劉協,令人收攏部隊,護送天子車駕返回雒陽。
雒陽殘宮,百官再見天子,頓時痛哭流涕,怒罵牛輔逆賊,又感嘆命途多舛。
曹操早已經命人準備好吃食,百官狼吞虎嚥,絲毫顧不得形象,飽餐之後,又是一番涕零。
秦炎見不得這些酸腐,早就前去安排守衛事宜,只讓曹操陪伴眾人。
等到夜深人靜,天子與百官都已經休息。
秦炎與曹操並肩站在城牆上,望著皇宮的方向,若不是尚有幾盞燈火點亮,恐怕誰都不曾知曉那裡是天子所在。
“雒陽殘破,已經不再適合繼續作為國都了。”
秦炎俯視城下,隱約可見破敗之景。
“焱升有何打算?讓天子與你前往漁陽?”
曹操點頭,不動聲色詢問,有些小心翼翼。
“漁陽路遠,本就是邊境地帶,如何能夠讓天子處在外敵環伺之中。依我看,孟德治下許昌便是不錯。”
秦炎不想與曹操打啞謎,直接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
“許昌本就是中原地區,四通八達,經過孟德治理,恐怕已經不遜於袁本初的鄴城。”
秦炎沒有繼續往下說,只是提到表面的理由,至於更深的因素,想必曹操麾下謀士已經與他提過。
“挾天子令諸侯。”
秦炎心中想著,卻是不甚在意,天子於他,日後只會是負擔,畢竟他與曹操的路途有些不同。
“既然焱升也是這般認同,那曹某也不隱瞞,確有此意。”
曹操見秦炎無意與他爭奪天子歸屬,放下心來。
“待明日,還請焱升與我共同上奏天子。”
秦炎沒有拒絕,表示願意成人之美。
翌日,朝會。
王允站在百官首位,看著殿中的兩人,忍不住點頭,感嘆此二人都是社稷之臣。
“天子詔,曹操勤王有功,封奮威將軍,豫州牧。秦炎亦勤王有功,封奮武將軍,漁陽太守。”
兩人拜謝,待黃門宣詔完畢,秦炎與曹操相視一眼,微微點頭。
就見曹操出來請奏:“東都雒陽破舊,荒廢已久,若是繼續作為都城,有損國體,請天子與朝堂諸公,駕臨許昌。”
適時又有朝臣出來出來附和,言說許昌地利人和,應該如此。
王允看向秦炎,見到秦炎也出來附議,最終也無奈站出來同意。
莫非曹操勢大,讓秦炎都感覺忌憚?
王允暗中思忖,不過也決心不再讓董卓之事重演。
卻說朝堂這邊尚在商議遷都許昌,就有侍衛來報。
“樊稠率軍五萬,已經到了城外五里。”
群臣頓時驚慌,紛紛上奏同意遷都之事。
劉協驚魂未定,在渾噩之中被群臣裹挾,登上車駕。
“樊稠之軍自有我軍抵擋,孟德盡心護佑天子車駕便可。”
秦炎早有部署,送別天子車駕,轉身出了城,率軍迎敵去了。
“焱升稍等!”
身後忽然響起一聲洪亮的呼喊,讓秦炎停下馬來。
就見徐晃飛馬追趕上來,來到秦炎身前,翻身下馬,納頭便拜。
“公若不棄,某願拜為明主,從此追隨!”
秦炎喜不自勝,趕忙下馬將徐晃扶起,命徐晃為麾下校尉。
經過詢問才得知,楊奉擔心曹操容不得自己,便帶著韓暹與舊部往北投奔李傕去了,徐晃不願與兩人為伍,先前又見到秦炎麾下行伍整齊精銳,便棄了楊奉,投奔秦炎。
交談間,就見樊稠大軍已經來到眼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