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脈相承!
月光光小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一脈相承!,盛唐!我這個瘸腿太子調教四方!,月光光小先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天香爐是遭了大殃了,上一次朝被李泰砸一回,開一次會被李泰砸一回,到最後值班太監在站班幕布後面藏了一溜香爐,只要摔碎了就給補上,不能讓魏王殿下手裡沒東西砸不是。
李泰很煩、很焦躁,沒坐這個位置之前,總覺得自己天人之姿,除了自己親爹以外誰都是一幫蝦米,雖說不能像自己爹一樣在朝堂上揮斥方遒,但是也不至於太差勁吧?特麼得等自己坐在這個位置上之後才發現,別說揮斥方遒了,就那麼點事兒一週了!整整一週了還沒有個確切的結果給出來!
手裡捏著把件吱嘎吱嘎的捏著,朝堂下群臣仍在商議嶺南這個地方值不值得現在就進行開發,隴右這邊今年冬天沒下雪,這元日剛過,戶部農科大司農來報,淺土層下的蝗蟲卵並未被寒冬殺死,有著天氣緩和後大範圍孵化的可能,需要提前做足準備,以免開春之後發生問題沒有應急之舉,工部報河南道這邊,水利工程需要尚書省各部商議,增加工程的投資以便將現有的河道和新開挖的灌渠連結起來,反正各有各的困難,就是不提嶺南道的事情。
父皇臨行之前說過,嶺南那邊不容有失,李泰自己也看過輿圖嶺南道的位置,和馮盎的勢力範圍,自己也覺得太子的插入是朝廷把手伸進嶺南的最佳時機,自己的戰略大局觀雖說不如群臣,但是自己都能看清的問題,為什麼這幫傢伙看不見呢?
李泰站起身,緩步走下御座,“劉尚書,戶部廷議多日,至今沒個結果,本王覺得與其在此商議,不若尚書親自走一遭去看看,然後回來給本王個結果,如何?”
劉正會懵了,你不拿吏部開刀先問我戶部幹嘛?哦吏部尚書是你親舅舅,你就柿子可軟的捏?“回稟殿下,戶部實在沒法在現有規劃開銷之外再掏出銀兩開發嶺南了,去年兵部戰馬蹄鐵更換款項、武備款項以及吏部俸祿還是戶部在銀行借的,現今仍未償清,各地庫銀交割之後核算今年開支,仍有缺損,老臣無能,請殿下指教!”
老劉人家也是有脾氣的!這麼大個國家,一郡一道要跟雞毛都是天文數字,哦!你們爺倆嘴一張我就能變出錢來給你拿去開發去?事有輕重緩急,就算李世民在堂上我老劉也敢問問他,錢從何來?
不輕不重的吃了個癟,李泰反而不心急了,“劉尚書,本王並非問責與你,咱們神居廟堂之高,不瞭解寡民之貧瘠,本王看了你們今年的撥付計劃,在本王看來這都是錦上添花的事情,就說那些新修水利,不說在我朝,就是前隋,他沒有這些水利不也是該豐收就豐收的麼?”
“也沒見說咱們今年修了水渠明年就能比今年多幾番收成,您也說了,事有輕重緩急,在本王看來嶺南道黎民都吃不上飯了,還不是當前最急切的事情麼!至於關內能多開幾畝荒地,增加幾畝良田,那都是錦上添花了,本朝開國人口就少,等人口多了不用你們替他們修水利,他們自己也嚷嚷修了,所以說劉尚書,勞您再幫小王思量思量,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在弄點銀錢,給承乾那個嗷嗷待哺的傢伙打發過去,這個事兒過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等父皇回來本王一交差,也就不在這兒膈應您老人家了,您看可好我的劉尚書?反正今兒個小王就打算仗著年齡小胡鬧了,你們不給我個說法,本王就把這國朝大印一丟,你們自個玩去吧,本王不伺候你們這群猴了!”
噗呲一聲,魏徵笑了!
整個朝堂一掃之前的嚴肅場面,偷笑的聲音不絕於耳,一向嚴肅著稱的房玄齡都捋著鬍鬚嘿嘿直樂。
魏徵走過來,挽住李泰的手,李泰氣呼呼的一個勁兒往外拽,“你們這幫老不修!本王都氣成這樣了你們還在這兒笑!”李泰氣笑了,搖搖頭也覺得自己無理,指著魏徵笑了起來。
魏徵雙手向下一壓,朝堂逐漸安靜了下來,“魏王殿下,成事不可操之過急,你兄長曾經說過一句話,老夫覺得甚為精妙!”
“哦?魏師您說。”
“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魏徵老神在在的說。
下了朝李泰氣哼哼的回到王府,進屋就把琉璃杯子砸了!特孃的!啥事兒都幹不成不說,還被老魏頭教訓一通!特孃的!氣煞我也!
錢錢沒要到,人人要不到,李泰想一腦瓜子撞到柱子上算是以死明志了!
坐在椅子上的李泰想了想老魏頭說的話,唉,嘿嘿,興許我真是不是做皇帝那塊料,我這性格啊,就跟那楊廣似的,急性子,說幹啥事兒立馬就得辦,辦不成心裡及其刺撓,這種性格用在別的地方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在國家大事上就不行了,好比前隋,這個帝國怎麼黃的?不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