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打草 第二回 淘井,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返回的路上,王鑫問我,怎麼不待在那裡看一會兒?看一看他們究竟是怎麼打草的?我沒能答上來。我在想,人還是得有自尊,要點面子的。此時,我寧可讓尋根問底以及好奇的心田,受到一次一次渴望求解的衝擊,我也不願待在那裡讓羞愧和尷尬折磨我的自尊。回到住處,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來這裡接受再教育的第一天就演砸了,那些豪情壯語也泡湯了。大家都悶悶不樂地直張羅著做飯。我挑著水桶來到了井旁,七零八落的井臺泡在了渾濁的泥水中,井水和泥水已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哪是井水,哪是泥水。當我打起第一斗水時,我傻呆了,斗子裡的水不僅渾濁不清,且大大小小各種漂游的生物不知有多少,毫不誇張地說,這時的斗子裡不知是蟲多還是水多,看得真嘔心,這水能喝嗎?“哇塞”,昨晚也是我挑的水,雖然覺得這水不太乾淨,但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是我將桶裡的水倒入的鍋裡燒開,是常寶用這水和的面。天啊,我呆呆地聳立在那裡,感覺肚子裡有千蟲萬蛹在蠕動,難以控制地吐出了幾口水。我不想將這水挑回。可這口井,是我們這裡唯一的水源,不喝這水,喝什麼水呢?無奈啊!真是應了那句‘眼不見為淨’的鄉間土語。昨晚那幾碗‘圪墶’子竟然吃得那麼的香,那幾缸子水喝得是如此解渴。王鑫,周貴都說‘圪墶’子像是放了肉一樣,越嚼越香,越有味。
無奈,大夥還在等水做飯呢,我得儘快將水挑回去,我帶著再試試的僥倖心理,將這一斗子水全部倒掉,打起第二斗子水,然而這僥倖還是沒有僥倖。第二斗子中的那些噁心東西,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我連著試了好幾斗子水,都是一個樣。沒法子我只好將斗子裡的水倒入桶裡,看著那些在桶裡翻來翻去,不停遊動著的怪物,心中有著十分的難言之隱,我又一想,如果就這樣挑回去,大家的情緒可想而知,尤其是唐玉萍她們說不定要哭鼻子,還敢吃飯嗎,怎麼辦?我想了想。摘下帽子,架在桶上當過濾器。將那些汙濁濾掉。就這樣用了很長時間,我才注滿了兩桶水,雖然桶裡的水還是那麼渾濁,還能看到一些微小的傢伙游來游去,但已好多了。我挑起桶,佯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來到了女生的住處,也是我們的廚房。還沒等我走到屋前,放下水桶,有著‘小辣椒’之稱的趙楓看著我挑著水走來,大喊道,“組長,啊,組長,這麼長時間,你是想渴死我們,還是想餓死我們”。我勉強地笑了一聲,放下扁擔,慌稱道,看見一隻兔子,想抓沒抓住耽擱了一會兒,對不起。還沒等我說完,她又喊,
“這是井水嗎?是我們喝的水嗎?組長,你沒搞錯吧!嗨!這水豬也不能喝”,趙楓如同放鞭炮一般大聲地喊著。我不知如何解釋,也無法解釋,看著圍過來的同學們,低低地說,
“湊合著用吧,井裡就這水,過幾天會變好”。
大家圍著水桶,七嘴八舌地議論一會兒,最後還是無奈地用桶裡的水,煮飯燒水去了。這頓飯大家似乎都吃得不香,水喝得也不多。似乎大家都在懷疑我挑回來的是不是井水。
飯後我思量著,我們生長的那個小鎮,飲用水也是井水,日久了,遇到大雨,發洪水,事後都要去淘井,淘過後,井裡的水就會清澈,會好喝。我們四個男生商量一下,決定去淘乾淨這口井。
秋日的陽光灑落在古老的草原,給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金黃的外衣。我們一行人,手持淘井必備的工具,踏上了前往井臺的路。腳下的小草發出噗噗的響聲,彷彿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故事。
來到井臺旁,眼前的景象卻讓我們有些驚愕。原本整齊的井臺,鑲嵌的石頭,如今卻缺失了許多,露出了一片片不規則的缺口。整個井身與地面上的汙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渾濁的水域。我們環顧四周,試圖找到一些合適的石塊來修補缺口,但周圍的石頭似乎都被歲月侵蝕得不成樣子,難以使用。
正當我們感到有些無助時,無意間在草叢中發現了幾塊煙熏火燎的大石頭。它們雖然已經佈滿了歲月的痕跡,但正是我們需要的砌井石頭,很可能正是原來的砌井石。我們小心翼翼地將其搬回,填補在了塌陷的缺口處。儘管這並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但為了儘快淘清井水,我們不得不暫時放下對完美的追求。
接下來,我們開始了艱苦的淘井工作。首先將井臺旁的汙泥濁水全部排幹,然後一桶一桶地將井中的汙水提出井口。隨著汙水的減少,井底的狀況逐漸暴露在我們眼前。我和鄭順輪換著下到井底,用鐵鏟和簸箕將汙泥鏟入水桶,然後再由上面的同伴提出井口。
當我第一次赤腳踏入井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