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五味雜陳 第六回 自生歡樂,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望著窗外漸亮的天色,心中卻難以平靜。鄭順的鼾聲似乎成了時間的註腳,每一聲都敲擊在我的心頭,讓我在這短暫的寧靜中思考著人生的變遷。過去的事、昨天的事、今天的事,如同影子一般在我眼前晃來晃去,讓我感受到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奈。
我想起我們此刻所在的這間屋子,半月前還是陳阿姨夫婦的居所。他們曾在這裡度過了八年的時光,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他們的氣息,每一個物件都承載著他們的情感。然而,如今這裡已經換了主人,書香的氣息也被羊羶味所替代。我站在這裡,彷彿能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我清晰地記得鄭順現在躺著的地方,曾是趙大叔的書庫。那裡曾經充滿了知識的氣息和智慧的火花,趙大叔夫婦曾在那裡度過了無數個日夜,他們的每一個思考、每一個感悟都化作了書籍的篇章。然而,如今這裡已經空蕩無物,只剩下回憶和感慨。我站在這裡,彷彿能聽到趙大叔夫婦的讀書聲和笑聲,感受到他們的智慧和溫暖。
我曾夢想著在未來的生活工作過程中,能夠拜趙大叔夫婦為師,向他們學習知識和經驗。然而,世事無常,這些計劃還未等開始就已經化為了泡影。我深感人生的無奈和無力,我們總在刻意規劃著自己的未來和理想生活,然而當我們準備好一切去追尋夢想時,卻發現原先的條件因素已經發生了改變或者已經不存在了。規劃、夢想竟無法實施和實現,這種失落和遺憾讓我無法入睡。
然而,我也明白這一切的變化並非毫無規律可循。雖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做好準備。未雨綢繆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並非因為他們能夠掌控一切變化而是因為他們能夠順應時代的潮流調整自己的步伐。這種順應和適應的能力才是我們面對變化時最寶貴的財富。
陽光灑在窗欞上,斑駁的光影交織成一幅無聲的畫卷。我望著那束光,心中卻是一片波濤洶湧。老書記的病情,如同那深不見底的潭水,讓我無法平靜。風溼病,這個遊牧民心中的惡魔,悄無聲息地奪走了老書記昔日的活力與生機。
每當我想起昨日他那憔悴的面容,我的心就如同被鈍刀割過,痛得無法言喻。我們無能為力,只能將希望寄託於那縹緲的祈禱,願上天能憐憫這位為我們付出無數的老人,讓他早日戰勝病魔,重回這片他深愛的土地。
昨晚,在談到老書記的病情時,鄭順發出了他內心的吶喊:“如果上天賜我一個法寶,我一定要用它將風溼這個病魔徹底消滅!”
屋內的一切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清晰而明亮。我瞥了一眼正在熟睡的鄭順,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憨態,彷彿與世無爭。我以為他醒了,正要與他搭話,卻見他翻了個身,又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我輕輕地嘆了口氣,內心裡非常羨慕他對生活的順其自然。沒有叫醒他。我知道,他的夢中有著他的擔當和責任。近一年來,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這裡的生活節奏——自由而寬鬆。人們之間沒有攀比,只有相互的幫助與關懷。富裕的人總是願意伸出援手,而貧困的人則默默努力,沒有抱怨。
勞動和工作在這裡似乎都是自願的,沒有領導的指示和監督,只有那份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尊重。
鄭順所說的“今日必須上馬群”,是他個人的擔當和責任。在這風調雨順的年份,馬群有吃的,有喝的,早上一天馬群,晚上一天馬群都無所謂。更何況馬群還有他師父蒙克一家照看著。
我側過身,閉上了眼睛,也想,像鄭順那般快速進入夢境,我開始默背那個熟悉的數字——√2=1.41…。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更是我內心的一種自我催眠。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能夠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和安慰。
不知睡了多久,恍若隔世,我夢中驚醒。夢中,一條蛇正悄然從我腳面蜿蜒而上,它的眼睛熾熱如火,舌頭鮮紅似血,直逼我心頭,似要將我吞噬。我驚恐地尖叫,身體猛地坐起,彷彿那蛇已鑽入我心房。我瘋狂地撕扯著衣物,直到“哈哈”的笑聲打破這詭異的寂靜。
鄭順手持一棵毛毛草,在我身旁笑得前仰後合。我瞬間明白,這不過是一場惡作劇,但心中仍餘悸未消。正欲發作,門卻輕輕開啟,常寶提著茶壺,端著炸油餅走了進來,笑語盈盈:“聽到你倆醒了,準備吃飯吧。”隨後,辛春雨也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燴菜,笑容滿面:“早飯變午飯了。”
我這才意識到,自己竟一覺睡到了中午。鄭順與我相視一笑,尷尬地下了炕,慌忙跑到井臺邊,洗去殘留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