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第六回 飼料地見識,大紅山軼事,青山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阿姨,趙大叔走啦。 辛春雨小心翼翼地從窗臺上端來一盆生機勃勃的花,放在我面前,她的眼睛裡閃爍著神秘的光芒。

“組長,你知道這是什麼花嗎?”她輕聲問道。

我搖了搖頭,表示一無所知。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養花被視為“封、資、修”的象徵,幾乎沒有人敢在家中擺放花卉。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除了野外隨處可見的野花,其他的花卉都如同陌生的客人。

辛春雨微笑著揭示了答案:“這是一盆迎春花,是陳阿姨送給我們的。”

我好奇地打量著這盆花,嫩綠的葉子間點綴著幾朵淡黃色的花朵,彷彿在向世界宣告春天的到來。辛春雨繼續說道:“陳阿姨家裡有很多這樣的花,每一株都美麗動人。可惜我們對花卉的瞭解太少,無法一一叫出它們的名字。”

提及陳阿姨,辛春雨的雙眼中閃耀著由衷的敬意。她輕聲細語地告訴我,陳阿姨與趙大叔二人,皆是學識淵博的智者,他們的知識如同深邃無垠的海洋,令人敬畏。在這個瞬息萬變、風起雲湧的時代,他們始終堅守著對知識的熱愛與追求,這份執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方向,照亮著前行的道路。

在生活的寒冬中,總有那麼一束光、一朵花,在默默地等待春天的到來。而陳阿姨與趙大叔,便是那些不畏嚴寒、堅韌不屈的人們,他們在風雨中攜手同行,用智慧與勤勞為這片土地帶來溫暖與希望。孫桂花接過辛春雨的話說,

“記得去年我們初來乍到,踏足這片陌生的飼料地時,正是趙大叔和陳阿姨伸出援手,為我們整理出了一間遮風擋雨的住所。今年再次來到這裡,我們發現那間簡陋的房舍已然煥然一新,門窗齊全,這些都是趙大叔親手打造的。他不僅在木匠活兒上得心應手,在農田的一系列勞動中都展現出了不遜於老農民的嫻熟技藝。

更令人驚歎的是趙大叔的醫術。那一天晚上,突如其來的幾名訪客,抬著一個痛苦呻吟的病人闖入了我們的視線。聽他們講述,這位病人是在騎馬時不慎跌入井臺,傷勢嚴重。正值趙大叔巡診歸來之際,他毫不猶豫地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救治之中。經過仔細檢查,趙大叔診斷出病人摔斷了三根肋骨,情況危急,必須立即進行靜臥治療,否則一旦穿破肺部,將危及生命。

在趙大叔的精心治療與陳阿姨的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病人的痛苦逐漸緩解,臉色也逐漸恢復了紅潤。半個月後,這位病人竟奇蹟般地痊癒了,他滿面紅光地離開了趙大叔的家,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孫桂花停頓一下,是問非問地又說,“你說這夫婦倆神不神?好象沒有他(她)們不會的”。

“這麼大的能人,怎麼就來到我們大隊”?我問。

“我們也想知道,可問誰?快兩個月來啦,這裡來人也都是找趙大叔的,和我們連面都不見,出出進進基本上就我們和陳阿姨,陳阿姨,趙大叔和我們從去年到今年算是老相識了吧,但他(她)們從來沒和我們說過關於他(她)們的事,尤其是那個趙大叔,見了面只是客氣地打個招呼,基本上和我們不說話。上個月劉會計來給我們發生活費,趙大叔夫婦有工資,每月到公社獸醫站領。那個劉會計神神秘秘的和我們說,“這兩人是學農牧的,是大右派,原先在公社獸醫站接受勞動改造。後來農牧業學大寨,我們大隊是全公社的重點隊,是學大寨的重點實驗隊,就讓他(她)們倆來這裡開懇飼料地,種草,種糧,打大井。臨走還讓我們注意他(她)們的行為,一旦發現有什麼反動行為,儘快彙報大隊\"。

辛春雨插話說。“什麼大右派,一定是定搞錯啦,我覺得他(她)們是難得的好人,這樣的好人會有反動行為?\"。

孫桂花接著說,“是的,怎麼看他(她)倆也不像壞人,天下就怕不識好孬人,更怕把好人當壞人”。

辛春雨從她的被褥角下拿出了筆記本,對我說;“組長,不好意思,班門弄斧,聽聽我的隨筆。”

“老同學,什麼班門弄斧,快念念。學習學習”我趕快說。

“好,那我就唸啦”辛春雨笑笑地說並開始了朗讀;

“在遙遠的邊疆,有一片被歲月遺忘的土地,那裡曾承載著一個個滿懷憧憬與希望的心靈,他們在那裡播種夢想,卻最終收穫了失落的果實。

趙大叔和陳阿姨,他們是一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夫妻。五年前,他們帶著滿腔熱血和堅定的信念,被下放到這個偏遠的公社。然後又風塵撲撲地來到這裡,那時正好分配來了F城的知識青年,那時的他們,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