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鳥二月恨長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交換是一門藝術,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高鳥二月恨長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首《回孃家》寫的題材是小媳婦回孃家,小媳婦年齡可能不大,但是畢竟是已婚少婦,其他民歌也有這種媳婦回門的題材,嗯,這個演繹一般都是比較潑辣的,我感覺聽眾應該也會有這樣的期待,所以才讓洋洋演繹得潑辣一點,不能太像小姑娘。”

趙海生老老實實地回答,同時看到吳大姐熱切的眼神,心裡突然有一種想法。

“大姐咱們到邊上坐著談吧,您剛才一直站著聽,都聽了一個多小時了。”鍾珊珊連忙上來打招呼,同時對趙海生他們解釋。

“大姐來的時候你們剛進去錄音,大姐又不讓打擾你們,你們錄歌的時候,大姐可一直在站著聽呢。還說你們都很有才華,這是大姐對你們的愛護啊!”

大家連忙擁著大姐來到大廳坐下。

“你們確實是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啊!穆洋唱歌嗓子真亮,就是唱民歌,有時候你要會甩音,其他的歌曲我不知道,但你剛才唱的這首《回孃家》,如果尾音加一點甩音,聽起來就更活潑更調皮了。”

吳明明大姐不愧是專業人士,即使坐下閒聊,也忘不了專業。

“大姐您的那種甩音一般人學不了啊!您不知道,以前我學民歌的時候,還專門聽您的唱片,也學過您的那種唱法。後來海生讓我唱流行歌,不容許我用咱們的民族唱法唱。”

穆洋把責任一股腦推給了趙海生。

“哈哈,這也不奇怪嘛,他們年輕人喜歡新東西,現在唱民歌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廣大群眾其實還是很喜歡民歌的,我相信民歌也會有市場。”

吳明明大姐和穆洋談起民歌的話題。穆洋畢竟也練了不少年民族唱法,兩個人聊得很投機。

“我開始也是練民族唱法的,唱過很多民歌呢,不過唱得都不好,和吳大姐差遠了。”穆洋開始和吳大姐商業互吹。

“你唱得很好啊,而且我注意到你們的曲風雖然是民歌,但是編曲上改編得很大膽啊,完全是現在流行的編曲,又用了不少傳統樂器。這個趙海生是你男朋友嗎?小夥子很有才華啊!咦,趙海生呢?”

吳大姐和穆洋聊著天,說起來趙海生,一回頭髮現趙海生不見人影了。

“我在這邊喝水呢,大姐。”趙海生連忙招了招手。

其實趙海生是故意走開的。

他看吳大姐對這首《回孃家》特別喜歡,恰好這首歌又是新民謠,特別符合吳大姐的嗓子特點,吳大姐嗓子明亮,尾音甩音清脆悅耳,用她的聲音來演繹《回孃家》,如果再用新唱法調整一下,應該也不錯。

而且穆洋現在也不差一首歌,恰好曲目還多了一首。如果能用一首歌換來更多好處,那還是值得的,可惜如何操作是個問題。

於是趙海生連忙把鍾珊珊拉到一邊,悄悄和她商量這個問題。好在吳大姐和穆洋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大家也都圍著吳大姐和穆洋,趙海生甚至看到現場所有記者都把鏡頭對準吳大姐和穆洋,啪啪啪響個不停。

鍾珊珊聽了趙海生的話之後,稍微沉思了一下,馬上回答。

“這事好辦,關鍵是咱們想要什麼?”

“能讓洋洋上春晚嗎?聽說有人頂替了洋洋這個原唱,在春晚上唱《童年》這首歌呢!這件事以前咱們沒有辦法,現在既然有辦法了,那就一定要阻止。”

趙海生對鍾珊珊說道。

“以前你不是說影響不大嗎?”鍾珊珊問道。

“以前那是沒辦法啊!阻止不了,當然只能說影響不大了。實際上影響可大了。你想如果這人在春晚上唱了《童年》,年後她馬上就發專輯,現在很多聽眾不看報,根本不知道這首歌是誰唱的,看了春晚,就會以為是這個人唱的,那不就搶了我們的生意了嗎?”

說起這個趙海生也來氣,但是之前確實沒有具體辦法,只能想著再出一張專輯,徹底打響知名度。

聽了趙海生的分析,鍾珊珊也很重視。

“這麼嚴重的後果你不早說!會不會影響洋洋的新專輯?”鍾珊珊又問了一句。

“不會影響新專輯,現在新專輯曲目本來就多了一首歌,拿下《回孃家》,咱們剛好不用再想去掉哪一首了。”

趙海生剛說完,就看到鍾珊珊轉身去找一位大姐,似乎是剛才一直跟在吳大姐身邊的人。

趙海生一邊慢慢喝著水,一邊看著鍾珊珊和那位大姐在一起嘀嘀咕咕,然後兩個人握了握手,就分開了。

“不能太刻意,事情要做得自然。大家最討厭搶歌這種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滿穗的奇妙冒險

竹墨淋漓

薑糖撞酒[破鏡重圓]

貳林林

深海漁獵:風浪越大魚越貴

不偷腥的狸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