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功成身不退
高鳥二月恨長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功成身不退,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高鳥二月恨長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後一天半,吳大姐抓緊時間排練《編花籃》,中間時不時和趙海生討論一下演唱細節。趙海生也根據天啟的版本,盡心盡力幫吳大姐做了調整。
“沒想到你對河南民歌這麼瞭解啊!《九蓮燈》裡還有這麼好聽的曲調。看來民間音樂一直就是一個巨大的海洋啊,還有很多好曲等著我們挖掘。”
“民間藝術博大精深,我也只是學了一點,就現學現賣了。這句‘銀個丹丹銀牡丹,銀牡丹哪個那哈依呀嘿’的詞,就是根據《九蓮燈》裡的曲調改的,第一版的歌詞沒想到這個,有了曲子,歌詞也可以再修改了。”
趙海生和吳大姐交流了不少歌曲細節,兩個人聊得非常痛快。趙海生一邊和吳大姐聊,一邊在腦海中翻閱《編花籃》的不同版本,天啟還給了他不少分析資料,他把這些資料都當成創作時候的心路歷程,說給了吳大姐。
“小趙你可真是一個奇才啊!那麼短的時間,就能想到這麼多的細節,寫出來的東西還這麼好聽!你應該多創作!尤其是民歌,一定要多寫!”
吳大姐對趙海生的才華由衷佩服。同時期望也更高了。這可把趙海生嚇壞了。
“創作有時候就是需要一些靈感。能寫出《編花籃》,其實和大姐您也有關係。”趙海生連忙扯起了靈感的小旗。
靈感這個小旗好處太多了。
不想寫的時候就說沒有靈感;寫不好的時候也可以說沒有靈感;像自己這種帶著系統掛的人,同時又受到天啟點制約的人,更不能離開靈感這個小旗了。
“和我有什麼關係?”吳大姐好奇了起來。
“您的嗓子太適合這首歌了,尤其是您摔的尾音,特別清亮。您不覺得您的嗓子天然就適合《九蓮燈》裡這種曲調嗎?我想可能就是您的嗓子,讓我一下子想到了河南民歌這種調調,才能第一句歌詞就是三個編、編、編。”趙海生解釋道。
“你可真是會編啊!”吳大姐聽了,不由得笑了。
“我就是喜歡琢磨,不管看了什麼,自己心裡總是會聯想,有時候想著想著,就想寫成歌了。”趙海生解釋自己的創作。
“你確實挺會融合的,這是一種難得的創作才能。”
得到了吳大姐的而肯定。趙海生連忙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了出來。
“大姐,開始給《編花籃》編曲的時候,我想到的是晚會的氛圍,這種大場合用鑼鼓當前奏確實不錯,但如果是小場合呢?我感覺小舞臺用鑼鼓就太吵了。我就想小舞臺是不是可以換一種前奏。我一邊想,一邊就試著寫了一個,而且我找童大戰和老許,就我們三個,一個小鼓兩把吉他,也能搞一個前奏,然後再加入二胡和笛子。”
趙海生髮現吳大姐特別喜歡藝術細節,就把天啟裡面《編花籃》的幾個不同版本,分別拿了出來。吳大姐果然很喜歡。
和聰明人說話,不需要說太多,她們自然能理解你想表達什麼。
趙海生沒有進一步解說。但吳大姐已經親身體會到趙海生的特長是創作,伴奏還真是其次。不用趙海生解釋,她已經把老許當成伴奏主力了。趙海生覺得以後自己要是提出來不再參與演出,吳大姐也不會有什麼為難了。
接下來為了萬無一失,前一天晚上大家都住在附近,晚上還一起排練了好幾遍《編花籃》。吳大姐自己也在演唱上不停雕琢,力求盡善盡美。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是大年三十了。依然有節目在最後一刻被斃掉,有的人出門的時候眼含熱淚,似乎隨時都會多奪眶而出,有的人已經不管不顧,滿臉淚花就那麼出門了。
到了下午閒雜人等基本已經沒有了。即使是參加節目的,也都得到安排,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出場。
託了吳大姐的照顧,趙海生和穆洋能待在一起休息。白靜茹就慘了,她只能和眾多伴舞的夥伴擠在一個房間休息。
好在大家都不在乎這些,都在爭分奪秒做著準備。大部分人都在閉目養神。就連童大戰那一幫敲鼓的漢子,也靜靜地坐著。大家都力求以最好的狀態出現的舞臺上。
好比黎明前的安靜,節目開始時間是八點,但具體的錄製時間提前了30秒。趙海生記得一個助理告訴自己是3到5秒,明顯在忽悠自己嘛。30秒的延遲還是比較科學的,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馬上插入提前錄好的錄影。
這次吳大姐反而不佔優勢了,她對自己之前錄製的《編花籃》不太滿意,尤其是那句‘銀牡丹哪個那哈依呀嘿’,她錄製幾次之後,終於找到了一種自己覺得很完美的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