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兩版編花籃
高鳥二月恨長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章 兩版編花籃,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高鳥二月恨長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節還有兩天,彩排的事越來越重要了。導演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節目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了。
訊息靈通的嗩吶侯至少告訴我趙海生兩次,某某節目被砍了,某某節目也被砍了。
好在壓力幾乎都是別人的。趙海生參與的兩首歌,導演都很滿意。尤其是吳大姐的《回孃家》,導演更是讚不絕口。
“要是每年都有吳大姐這樣的新民歌就好了。”一位導演忍痛砍掉一個節目之後,這樣感慨。現在趙海生也理解這種心情。
這種晚會需要節目新鮮刺激,還必須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才行。就歌曲而論,顯然民歌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大部分民歌都唱了幾十年了,已經毫無新鮮感。
吳大姐現在對趙海生也十分滿意,每次彩排對趙海生都讚不絕口。對這首《回孃家》,吳大姐也使盡了渾身的本事,不但在演唱上精益求精,幾個編舞專家設計好動作之後,吳大姐也馬上練到純熟。
這次吳大姐是一次十分完整的彩排,服裝、舞蹈以及伴舞都按照上臺的標準來進行,伴奏人員也相當賣力,嗩吶侯上次狀態差了一次,現在每次彩排,表現得都特別積極,效果也確實不錯。
吳大姐正在演唱,趙海生忽然感覺到圍觀的人氣氛有些變化,他沒敢分心,專心彈好伴奏。一曲結束,才發現領導又來看望吳大姐了。
“這個曲子確實很適合晚會。大姐這幾天辛苦了。”領導對這個節目也很滿意。
“就是這種歌曲太少了。”吳大姐也是意猶未盡。
“這個事情很好辦嘛,你這是守著金山要飯吃嘛!作者既然就在這裡,你還擔心什麼?”領導幫吳大姐出主意。
“小趙確實還有另外兩首民歌,可風格不太合適啊。”
趙海生聽到吳大姐這句話,心裡感覺怪不是滋味。原來吳大姐對自己這邊有什麼民歌早就瞭解了。只能怪自己這裡四處漏風。
“聽說小趙一兩天就能創作一首歌,讓小趙再想辦法嘛。”領導事務繁忙,匆匆看望了大家之後就走了。吳大姐可就把趙海生纏住了。
“今天能不能再寫一首類似的民歌,不要愛情主題,就要民間風情的民歌。”
吳大姐看來是認定趙海生了。對於這種命題作文,趙海生還真不怕,反正自己現在還有不少天啟點和加速卡,用一個就把問題解決了。不過照例還要給自己解釋一下,省得下次又要,自己又沒有天啟點了。
“要說寫民歌,也許還真行。主要就是這一段時間我主要就在研究民歌。現在您讓我寫一首愛情歌曲,也許還真寫不了。寫民歌應該還行,就是不知道合格不合格。”
趙海生先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然後靜等天啟開啟。在這之前,先拿起筆,在紙上隨意寫寫畫畫。好在天啟特別給力,很快就來了。
“編,編,編花籃,
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有塊棉花田,
朵朵開得像牡丹。
採,採,採新棉,
三朵兩朵採一籃,
俺把那花籃送北京,
……”
這首《編花籃》竟然有兩版歌詞,第一版明顯有濃郁的民間風格。歌詞內容是摘棉花,這確實是農村生活場景,但形象上卻不夠漂亮,怪不得改了。有這兩個版本,趙海生覺得應該趁機表現一下自己的再創作能力。
“大姐您看這樣的歌詞怎麼樣?曲子我想配上咱們大河南的民歌,河南自古就是華夏中原,河南民歌旋律也適合這樣的歌詞。就是歌詞我想覺得太寫實了些,我先把曲子寫出來吧,您幫我參謀參謀。”
趙海生對吳大姐說完,就埋頭在譜紙上寫起了歌譜。
吳大姐看到歌詞已經很滿意了,聽趙海生這麼一說,也覺得摘棉花似乎不夠詩情畫意。還沒等她想明白,趙海生已經譜好了曲子。對於曲譜,吳大姐可就嫻熟多了,看了《編花籃》的譜子,吳大姐感到萬分驚喜。
“這絕對是一首不亞於《回孃家》的民歌啊!”吳大姐馬上拿起譜子就開始試唱了起來。
“摘棉花寫實了些,‘朵朵開得像牡丹’,或者用借代的手法,直接寫成摘牡丹?”趙海生小聲嘀咕著,手上馬上改起了歌詞。
“編,編,編花籃,編個花籃上南山。
南山開滿紅牡丹,朵朵花兒開得豔。
銀個丹丹銀牡丹,銀牡丹哪個那哈依呀嘿。
……”
修改後的歌詞確實更加驚豔了,看得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