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命運拐點,草根奮鬥記,枊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翠屏忙起身,面帶花一般的笑,“叔叔嬸嬸是稀客,請坐!”
她沏了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茶遞給了叔叔嬸嬸,嬸嬸憐愛地說“別客氣,你忙裡忙外的,歇會吧!”
一家人歡天喜地,翠屏公公婆婆都不收禮,旅行結婚,為了節約他們只去了一趟武漢,是為了遮人耳目。他們拿了一大包喜糖發到車間完事。
翠屏被調到廠辦搞管理。她從基層上來的管理與管理出身的還就不一樣。她考慮到的細節更多。銀行貸款,自有資金,成本費用、利潤、職工福利、經常性的想的發愣,但她又不是廠長。時而和嬸嬸王鳳姣說說,嬸嬸基本和她的想法和看法一致。
過了年,翠屏懷孕了,建明和婆婆、小姑對翠屏無微不至的關懷,第二年秋她順利產下一名男嬰,續上了李家的香火,取名天賜。李家全家人若眾星捧月對翠屏公主般的愛護。
產假完上班,第一次聽說沒錢發工資,原材料沒錢買,產品也不太好銷。此時王廠長心急如焚,翠屏也著急上火。
翠屏將正餵奶的兒子交給婆婆,自己和王廠長到全國各地跑銷路,搞市場調研。有幾個省的城市和鄉鎮企業都跑遍,得出結論,都是同樣的企業病。
主要是產品老化趕不上潮流。企業臃腫,人浮於事。還要養很大部分退休職工。工資和各項費用成本高,投入企業生產的資金跟不上,原材料短缺,企業再生產週期長,利潤率低。這些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企業艱難的經營著,政策性的貸款沒有了,從農村開始生產責任制,城市也開始了一些探索。
紡織廠三個月沒發工資了,等銷貨款到後先付工人的救命錢。翠屏和王廠長商量,可以部分發放工資,必須生產自救才有出路,銀行不給貸款。必須自己籌集生產用資金。
她和王廠長在街上邊走邊商量,看見一個亮眼的服裝店。吸引著她們進去了。
營業員穿了一套粗紋的套裝裙很好看,翠屏取下衣架上同款服裝,穿身上,這花色格調令她更加文靜清雅。服務小姐說:“您穿這套絕了,這個面料是用桑蠶尾絲紡的,粗紋似土布,這墜性如重磅真絲,尾絲易成乳白色,不易成純白,恰好乳色點綴咖啡色的小碎散花紋,上身使人高雅文靜。”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服務小姐只是推銷商品,無意透露了生產廠家的秘密。
翠屏照衣服吊牌上的地址找到了廠家,又順著服裝廠的進料地址找到了棉紡廠。她進廠參觀了棉紡廠的生產線和原材料,一切真相大白。
原來這家大廠利用廢料尾絲加工粗紡布,在市面很搶手,僅此一家。織機完全一樣,只要換上梭子線杵就行。
翠屏對王廠長說:“嬸,我們回去後也大量收購尾絲,改造裝置的事交給建明。”
王廠長說:“又要購原材料,又要發員工工資,資金從哪裡籌啊。購原材料,必須餵飽三條生產線才有利潤。”
翠屏跟著廠長的思路想了想,大眼轉了幾圈突然一亮說:“咱可集資呀!”
“工人們一般沒存款,也集不了多少錢。”
“讓大家介紹親朋好友參與,不過要悄無聲息進行,不能驚動銀行,以免招來麻煩。”
這趟出差收穫太大了,回家行動起來。她們大量收購全省紡織廠的尾絲,加少量的棉,織染出了漂亮的粗花布。銷往全國各地的服裝廠。
翠屏功不可沒,王廠長更加高看這個侄兒媳,廠裡的事必須私下和她商量,準備將她作為重點培養物件。
公公婆婆小姑子,聽到王廠長對翠屏的誇讚,笑得合不攏嘴,婆婆說:“這是李家祖上積德才引進了兒媳這個福德星。要不是兒媳聰明能幹救了棉紡廠,咱一家三個人都在棉紡廠,只能喝西北風了。
翠屏進棉紡廠近十年,廠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新了很多產品都佔領了全國較大的市場份額。沒想到的是今年實行了對外開放。異軍突起,很多國外紡織企業落地國內,已經擠扝了很多國內企業。
紡織廠的原料採購成了大問題,外來的紡織企業沒有尾絲廢料銷售,人家和我們的工藝不同,怎麼辦?
購得的少量尾絲廢料投入生產只能餵飽一條生產線。和全國一樣,有大量勞動力富餘。這使王廠長特別頭疼:下了崗的工人們怎麼養家餬口?
廠裡重新自由組合只三條生產線的生產量,原材料還供應不上。翠屏和王廠長商量:“嬸,我下崗吧!我看報紙新聞上講對外開放後,很多企業職工都下了崗,市場經濟秩序有了一個自然大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