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抓魚紛爭到鄰里和解,草根奮鬥記,枊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笑。
“什麼狗屁道理,傻冒一個,還好意思說”,一個聲音從人群裡發出,樹根媽掃視人群,怒目圓睜,癟了幾下嘴,無可奈何移開目光。
她黑下臉來對宋母說:“你看,是你家幾個孩子先打了樹根的,難怪我發現樹根身上也有淤青。”
翠屏見樹根強詞奪理,一雙大眼睛都要噴出火來,“那水坑寫了你名字的?明明是我和弟弟們找到的,你想搶我們的魚,我小弟趴簍子上,你就把我小弟的腿踢青了。”
人群中一個聲音輕聲道:“翠屏說的有道理,這丫頭能幹,可惜投錯了胎。”
一個小婦人眼一斜、嘴一癟接話茬,“這大女孩子,不在家幹活,跟男孩子似的打魚摸蝦,將來可不是個好媳婦。”
聞此言有人投去不屑的目光,有人癟嘴笑她,誰都沒把她當個啥。她是紅衫人頭目金大虎的老婆張秋芳。
至此吃瓜群眾只顧看熱鬧,沒有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
樹根媽見真相出來了,再扯下去,也是她兒子無理在先就結束爭論,黑著臉說“今後咱兩家井水不犯河水,樹根離他們姐弟遠點,不然她家沒飯吃了也怪你。”說完臉上露出譏諷的壞笑進屋了。
宋母和翠屏心中五味雜陳,特別是樹根媽最後丟擲的話,像根根鋼針扎進心窩,她們的心傷痕累累。
翠屏想:今天的場面誰都清楚是樹根的錯,按常規大家都該譴責他,讓他家賠醫藥費才對。為什麼大家都不站出來為正義說話,若換成是別家,情況又是另一回事了。
小小年紀的翠屏飽償了因貧窮而面對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因窮,人前沒尊嚴,因窮,她沒法和同學們在同一起跑線。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掙錢,長大了還要掙大錢!有了錢,弟弟們再不會破衣爛衫,爸媽領工資再不會拿欠條回家。
上次幹坑的收穫,翠屏和媽媽划算的很好,媽媽將魚醃製曬了梅乾魚,蝦和泥鰍用盆和桶養著。志鋼打著響指,高興的和姐姐說:“這麼多的蝦和泥鰍一時吃不了,死了可惜。”
翠屏靈機一動對志鋼說:“這麼多泥鰍和蝦爸媽一定沒數,咱不如拿部分去賣錢攢著不給媽,省得又往老家寄。姐弟商量好了,高興的臉上笑開了花。
翠屏和志鋼摘了很多荷葉和小草,將蝦和泥鰍各半一包,一共包了十五包,抬了一大簍上街賣。她先開啟一包魚,人們就圍上來了,有人問多少錢一斤。翠屏說論包賣,一包才兩元錢。人們將蝦和泥鰍一搶而空。
有個大男孩搶了最後一包,付錢時,翠屏抬頭驚叫一聲:“建明哥,這兩年都沒見到你了,你搬哪去了?”她看到建明兩眼閃閃發光,志鋼高興地抓住建明的手,建明高興的拍拍他的頭。
翠屏堅決不收建明的錢,說要送一包給建明,建明執意要給錢,推脫不掉只好收了錢。
這兩年建明爸爸調回了家鄉,去城建工作,他們一家也就搬上街了,建明說:“你們還幹老本行?自從搬家後我很少抓魚,城裡就一條河,抓魚的人多,難抓到,再說又要上學就沒幹了。”
今天翠屏志鋼收穫滿滿,蝦和泥鰍賣了三十元錢,還碰到了建明哥,志鋼高興的抓耳撓腮,連打幾個響指,翠屏的兩眼笑成了彎月。
清晨翠屏開門,一股清香帶著露氣撲面而來,透心的滋味,使她飽吸幾口空氣,精神抖擻地拿起竹簍,到前面菜地割菜。她開啟菜園一看,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媽呀!咱家的菜被人割光了。”
宋母出來看見滿地的菜碴,欲哭無淚。誰都明白這是樹根乾的,樹根家豬圈裡都是她家的菜。
午飯只有梅乾魚和昨天割的韭菜炒的雞蛋,明天呢?吃什麼。
宋母從外面回來摘下草帽扇了扇。吃飯時誰也不說話。翠屏開腔了,“媽,樹根和別人沒過節,老是害我們,他是和咱槓上了,咱們和解吧。”
小小翠屏能屈能伸,堪比大人的心智。弟弟們不同意和解。翠屏就講道理說服弟弟們,“樹根沒朋友,和自家姐弟都不合群,雖一肚子壞水,也沒和別人鬧,獨來獨往,老槓著,哪天點了咱家的房子都說不定呢。”
弟弟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想著可怕的後果。宋父接過話茬:“化……啥”,翠屏說:“化干戈為玉帛”,不用表決了,全家人都贊成和解。
星期天翠屏和志鋼準備出門,看見了樹根,翠屏進屋讓媽拿麻果來,宋母用圍裙擦擦手,拿了麻果出門,殷勤地叫道:“樹根啊,今後你和翠屏志鋼他們交朋友好嗎?這是嬸孃上街買的,翠屏她們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