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思想的昇華,草根奮鬥記,枊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曉亮和袁玲上前同丁大想打招呼,他們是一個學校的同學,都認識。交談中知道了他家庭的變故,引起了他倆的深切同情。
袁玲在想,自己和丁大想一樣,失去了母親,自己至少還有父親的呵護,現在又有了曉亮一家的關懷,自己比丁大想幸運多了。就更加珍惜和曉亮一家人的情緣。
曉亮看見不遠處停了一臺挖機,他和袁玲同丁大想告別了。
鍾玉輝喜歡從院牆上往外看,院牆不太高,搭個小凳子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一切。 他看到曉亮和袁玲往他院子這邊走來,不禁緊張起來,心中妒火在燃燒。他循著他倆人身影往遠處看,只見他倆走進了王炳建的家。
自從王炳建從海城打工回來,買了挖機後,他家裡經常有人來請他,這行當很很俏。鍾玉輝也曾想過去買個挖機,但自己又不會操作,父母不讓買,認為幹這個太辛苦。他家兄弟幾個,選擇的相對輕鬆的事在做。
現在他在海城遇到了混混干擾,幹不下去了,反正一年到了,也不用再去交門面租金。他把店面門一鎖,鑰匙交給了隔壁餐館老闆,與房東不辭而別。父母下決心,再不讓兒子去受苦,都在幫忙尋找合適的事做,鍾玉輝下定決心,鐵定不去海城了。
今天對他刺激最大的就是眼前這一幕,他心上的人,挽著別人的手從他眼前走過,人一倒黴,喝涼水也塞牙。
王炳建在家正吃著晚飯,看曉亮和袁玲在往裡瞅,就端著碗出門。曉亮趕緊先問好,“王師傅新年好。”
袁玲也跟著說:“恭喜發財。”
王炳建把飯碗放在他門前的石墩上,禮貌的說:“大家同喜,一起發財。”
王炳建說“先屋裡坐,二位今天來此有何事啊!”
他倆看人在吃飯,就沒進去。
“不用客氣,您吃飯,咱長話短說。想請您幫個忙。 ”
“啥忙儘管說,只要我能幫到的。”
“我想請您幫忙挖對接白蠟樹兜子。”
王炳建把空碗放在門檻上,用紙巾擦了擦嘴說:“你今天來的真是時候,正月十五之前都沒事做,都要過年,十五以後就會有人找上門來的,可能就時間少了。”
曉亮轉了轉眼睛說:“都是將錢請工,凡事不都講個先來後到嗎。”
王炳建頓一下,馬上反應過來,心想:聽曉亮的口氣,這個活還得幹很長時間,他立刻說:“那是,那是,你的樹蔸子得挖多長時間呀?”
小亮不假思索,脫口說出:“直到整個山挖完為止。”
王炳建高興極了,趕緊要他們進屋喝茶。
他們的談話被躲在王炳建屋後的鐘玉輝聽到了,他心裡在醞釀著一場陰謀。
袁玲決定不去打工了,在家幫曉亮幹。拿他爸老袁的話說,也是幫自己在幹。
袁玲沒幹過重體力活,鳳英叫她在家餵豬,自己和黃文光、曉亮挖樹窩子。曉亮請的幾個抬樹的人都是他的鐵哥們,他承諾給工錢。而且等自己的栽完,再幫他們栽。在曉亮的遊說下,他們也將搞對接白蠟栽培產業。
有五個鐵哥們幫忙,曉亮只管選樹。他對他們說:“我岳父說還有遠處幾座山上同樣有這樣的大樹蔸子。咱們動員鄉親們去請挖機,爭取趕在春上植樹季節栽完。”
曉亮的思想起了變化,他不再只是想搶佔先機。想號召鄉親們把大蔸子密密麻麻地先栽在自己地裡,再慢慢去移栽擴大栽培面積,不能讓那麼好的資源留在山上遭不測,多數鄉親還沒完全脫貧,他看到楊大叔一家還很貧窮,又看到丁大想一個人艱難的生活。他的善良喚醒了他心中的責任。他想去幫助和他們一樣的人。
鍾玉輝拎著禮物到市裡叔叔家,他叔叔是新提拔的物資局的副局長鍾金城。他向叔叔表明了來意,講了對接白蠟栽種大有錢掙,想讓他叔叔買下兩座山做基地,他們共同開發。他說:“我們村的人已經開始挖樹了,那山是集體的,沒有私主,您買了就是您的。”
鍾金城說:“這個我早就知道,城裡有錢人很多都到鄉下買了山。有的栽樹,是真正的在開發,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準備以後山地漲價再賣出去,完全是在炒山。”
鍾玉輝說:“那山不是那麼好整的,農民光有力氣,沒錢投入啃不動;城裡人有錢又沒力氣去幹,照樣啃不動。要開發就要請工,那得投入多少錢呀? ”
“所以我都沒考慮去買山。”
鍾玉輝說:“以前村裡人栽幾株對節白蠟整個型,只是為了自己觀賞,若有人要也賣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