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電波逐光:通訊突破
宇秀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電波逐光:通訊突破,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宇秀天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京市郊,共和國科學院那隱蔽且戒備森嚴的大門緊閉,厚實的圍牆將外界的喧囂紛擾隔絕在外。門內,一場攸關戰爭走向的科研攻堅戰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空氣中瀰漫著凝重的氣息,彷彿每一絲微風都在訴說著任務的艱鉅。
李琳和她的科研團隊已在這略顯狹小擁擠的實驗室裡,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日夜。實驗室中,各類儀器雜亂擺放,玻璃器皿閃爍著奇異光芒,那是希望與未知交織的色彩。角落裡,老舊的通風扇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徒勞地攪動著緊張又充滿期待的空氣,彷彿連空氣都因這場科研突破而緊繃。
李琳坐在實驗臺前,雙眼佈滿血絲,恰似乾涸的土地渴望著甘霖。她死死地盯著眼前的儀器,專注的神情彷彿整個世界只剩下這一方小小的實驗臺。她纖細的手指在各種旋鈕間來回切換,動作雖熟練,卻因長時間的疲憊而略顯遲緩。她的頭髮有些凌亂,幾縷髮絲垂落在臉頰旁,但這絲毫沒有分散她的注意力。身旁的助手們同樣一臉疲憊,濃重的黑眼圈昭示著他們的辛勞,可大家依舊強撐著精神,緊緊盯著實驗資料,隨時準備記錄。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任務關乎共和國軍隊的生死存亡,沒有退路可言。
終於,在一次實驗中,李琳驚喜地發現,經過反覆捶打和高溫淬鍊的銅絲,其表面形成的那層薄薄氧化膜,竟能有效減少訊號衰減。“快,我們再驗證幾次!”李琳興奮地大喊,聲音因長時間熬夜而略顯沙啞,如同砂紙摩擦般粗糙,但她的眼睛裡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宛如在黑暗中摸索許久後終於望見黎明曙光。助手們立刻行動起來,原本黯淡的眼神中重新燃起希望,大家有條不紊地重複著實驗步驟,再次核對資料。這看似偶然的發現,實則是他們無數次嘗試與堅持的結果,每一次失敗都如同磨礪心智的石子,讓他們愈發堅信,成功就在下一次嘗試中。
隨後,他們緊鑼密鼓地開始調整發射和接收裝置的構造。李琳一邊在圖紙上寫寫畫畫,一邊對助手們說道:“我們重新設計訊號發射端的電路,增加電容和電感,這樣訊號波形應該能更穩定。”她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彷彿在向世界宣告他們的決心。助手們圍在她身邊,如同虔誠的信徒,認真聆聽,並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李姐,那電容的數值具體要增加多少呢?”一位年輕助手小心翼翼地問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忐忑,生怕打斷這難得的思路。李琳沉思片刻,回答道:“先增加到10微法,看看效果,我們隨時調整。”在接收端,他們安裝了更為靈敏的感應元件,只為能精準捕捉那微弱的訊號。每一個操作都小心翼翼,彷彿在雕琢一件無比珍貴的藝術品,因為他們清楚,任何一個小失誤都可能讓整個實驗前功盡棄。
與此同時,老工匠趙師傅帶著好訊息歸來。他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實驗室,臉上洋溢著暖陽般的笑容,大聲說道:“我找到新的材料組合啦!”他將一種特殊的橡膠材料用於導線絕緣層,又採用輕質且堅固的合金材料製作裝置外殼,“這下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了,裝置也更耐用輕便。”李琳和助手們圍攏過去,宛如發現寶藏的探險家,仔細檢視新的材料,眼中滿是驚喜。“趙師傅,您可真是幫了大忙了!”李琳感激地說道,聲音中難掩喜悅之情。趙師傅笑著擺了擺手:“都是為了咱們共和國,能幫上忙我就開心。”為了找到合適的材料,趙師傅跑遍了周邊所有的工坊和店鋪,鞋底都磨薄了幾分。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和對材料特性的瞭解,經過不斷嘗試各種組合,他才最終找到了這一完美搭配。
經過這一系列改進,有線電報終於研製成功。訊息傳到指揮部,瞬間一片歡騰。我激動地下達命令:“太好了,立刻安排技術骨幹去科學院學習!”這些日子,通訊問題如巨石般壓在眾人心頭,如今終於取得突破,怎能不讓人興奮。
技術骨幹們一到科學院,便圍在李琳等人身邊。李琳耐心地講解著:“大家注意,這個操作要精細,稍有差錯就可能影響訊號傳輸。”她一邊說,一邊親自示範操作步驟,眼神專注認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技術骨幹們神情專注,眼睛一眨不眨地仔細觀察每一個操作細節,還不時動手進行除錯和維修練習。他們深知,掌握這項技術對部隊作戰意義重大,所以每個人都學得格外用心。很快,有線電報就裝備到了各作戰部隊。看著那一根根導線連線起各個作戰單位,彷彿為部隊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心中滿是期待。
然而,眾人心裡都明白,有線電報雖解決了部分問題,但對於部隊靈活作戰而言,還遠遠不夠。我再次來到科學院,與周院長、李琳等人圍坐在會議室裡。會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